•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区域清洁煤电需求测度及时空格局研究

2024-05-31

创新点

 

现有研究已涵盖煤电在我国能源低碳转型过程中的功能、发展峰值、退出路径等。尽管考虑了保障能源供应和新能源消纳对煤电的需求,但没有充分测度不同区域对煤电的需求,尤其是现有规划均没有对中国煤电需求格局进行考量,使得研究结论在支撑煤电产业发展方面缺乏具体的指导作用。基于此,本文将从煤电功能定位出发,构建区域煤电需求度指数模型,并基于各区域煤电需求指数测度结果的空间格局特征进行分析,以期为中国煤电转型提供理论支撑

长按识别二维码可下载全文

区域清洁煤电需求测度及时空格局研究


作者:苑曙光1,李详1,苑广震2,王强2,3

单位:1.内蒙古工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2.内蒙古工业大学 热能与动力工程学院 3.内蒙古银行博士后工作站


摘要/关键词


摘要首先从电煤资源消纳、煤电机组容量、煤电生产效能、保障电力供应四个方面构建了区域煤电需求度评价指标体系,基于CRITIC 赋权法测度区域煤电需求度指数,并分析2015年和2019年中国省际煤电需求度的空间分布与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2015—2019年,中国区域煤电需求度指数整体呈“西北”向“东南”梯度递减的格局转变至呈“东北”向“西南”梯度递减的格局,第二梯度区域煤电需求度有逐步上升趋势;北方煤电需求度高值区域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未来这种趋势将进一步向煤炭资源区集中。

关键词煤电;需求度;CRITIC 赋权法;定量评价;时空格局



结论与建议


区域煤电需求的驱动因素众多本文基于能源低碳转型过程中煤电的功能构建了区域煤电需求度评价指标体系进而结合CRITIC客观赋权方法构建了区域煤电需求度指数模型在对全国及各省2015年和2019年煤电需求度测算的基础上利用空间统计方法对煤电需求度空间格局特征进行分析得到结论和启示如下

1)随着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逐步优化我国煤炭资源消纳和区域经济发展对煤电的需求程度呈下降趋势而新能源装机规模和比重不断上升未来对煤电的需求将越发强烈不仅如此中国还应保持一定的煤电装机规模来应对极端情况下的电力需求

2)与现有煤电装机分布格局相似区域煤电需求格局总体上是北方地区高南方地区低随着时间推移需求度空间梯度由西北东南递减的格局逐渐向 东北西南改变从煤电需求度集聚的空间格局演化趋势来看北方高值聚集区域进一步扩大南方低值聚集区域有所减少而高低值混合区域范围扩大说明煤电需求度集聚趋势加剧重心向华北地区偏移未来华北周边地区是煤电建设和改造的重点区域


部分图表


表1 区域煤电需求度评价指标体系

表2  各项指标数据

表3  全球煤电需求度计算结果


图1  中国省际煤电需求度测算结果


作者简介




苑曙光 讲师

《煤炭经济研究》青年编委

苑曙光,内蒙古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内蒙古能源战略研究中心科研秘书。中国能源研究会电能技术专委会成员,内蒙古生态经济学会会员。曾长期供职于煤电和电网企业,目前主要研究区域能源转型政策、煤电产业发展。近五年,在《电网技术》、《可再生能源》、《煤炭经济研究》等期刊发表煤电和新能源相关论文10余篇,在《北疆智库》发表内参两篇,主持内蒙古社科基金1项和内蒙古社科规划项目2项,并以主研人身份参与国家电网科技项目2项以及内蒙古发改委咨询课题多项。

引用来源

苑曙光,李详,苑广震,等区域清洁煤电需求测度及时空格局研究[J]. 煤炭经济研究,2024,44(3):184-191.


  责任编辑:宫在芹
今日专家
今日企业
  • 尤洛卡精准信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煤矿顶板灾害防治设备的龙...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