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点
通讯作者简介
王海强,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教授,博导,浙江大学“求是青年学者”,浙江大学环境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多年来他围绕NOx催化脱除、VOCs催化分解、CO2催化还原等典型气态污染物的环境催化反应,积极开展以纳米催化剂构效关系为主线的气态污染物治理研究工作,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2项、国家863计划主题项目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4项,在Applied Catalysis B-Environmental、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总他引10000余次(Web of Science),H指数为59,获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8项核心专利已商业化转让。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3项、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环境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同时曾获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第十届“青年科技奖”“青年科技奖特别推荐奖”。
第一作者简介
段泽宇,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光催化技术在能源转化、气态污染物治理方面的应用。目前以第一、共同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5篇,曾获湖南省优秀硕士论文奖。
表面铂改性对二氧化钛纳米管光催化降解甲胺性能的影响
作者
单位
浙江大学 环境与资源学院
基金项目
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22YFC3702000)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SFC-51978603)
3. 杭州市钱江特聘专家项目和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计划(2013TD07)


识别上方二维码获取全文

摘要
采用浸渍法、沉淀-煅烧法和光沉积法,分别制备了PtClx、PtOx和Pt0改性的二氧化钛纳米管(TNTs)材料,并将其应用于甲胺的光催化降解。研究结果表明,0.5% PtClx/TNTs催化剂的甲胺光催化降解性能最佳,光催化效率可达95%,连续运行6h后仍保持92%以上的降解率。通过进行XRD、TEM、BET、XPS、UV-Vis DRS、PL和ESR表征,探究了不同化学态Pt对TNTs 在光催化降解甲胺反应中性能的影响。当Pt以PtOx和Pt0的形式负载在TNTs上时,虽然样品的光吸收和载流子分离性能得到了增强,但对甲胺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过程产生了不利影响,从而阻碍了甲胺的光催化氧化过程。只有当Pt以PtClx的形式负载在TNTs上时,才能构建新的Pt(III)-Pt(IV)电子转移通道,从而显著促进甲胺的光催化降解性能。
研究背景
部分图片
图1 光催化甲胺降解装置示意图
图2 不同催化剂的氮气吸脱附曲线和甲胺吸附穿透曲线
图3 甲胺在0.5% PtClx/TNTs上的光催化机理图


DUAN Zeyu, ZHOU Yi, CHEN Xinru, ZHONG Ao, WANG Haiqiang, WU Zhongbiao. Effects of surface Pt modification on titanium nanotubes for photocatalytic methylamine oxidation[J/OL]. Energ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1-9[2024-06-12].https://doi.org/10.20078/j.eep.2024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