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煤炭产业碳排放核算方法及低碳发展路径研究

2024-08-08






创新点

以国家能源集团煤炭产业为实证对象,根据煤矿特点和生产流程,在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核算成本及核算精确度的前提下,选择排放因子法测度国家能源集团煤炭产业2019—2021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等相关指标,分析国家能源集团煤炭产业所面临的清洁低碳转型发展挑战,提出碳减排目标和路径,进一步提出促进煤炭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建议。



长按识别二维码可下载全文


煤炭产业碳排放核算方法及低碳发展路径研究

作者:吴严鹏1,王文晶2,魏宇飞2,孙艺2
单位:1.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煤炭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关键词

摘要:基于国家碳核算标准构建了煤炭开发过程碳排放核算模型,从化石燃料过程、煤炭开采过程、矿后活动、净购入电力热力4个方面计算碳排放现状。根据矿区特征建立核算模型,依据IPCC排放因子缺省值进行核算,并根据煤矿实测数据对部分排放因子进行了合理的修正。以国家能源集团煤炭产业为实证对象,分析煤矿生产各环节碳排放特征,并针对性地提出以技术为导向的煤矿低碳发展路径。

关键词:排放方法碳核算;低碳发展路径;煤炭产业;碳达峰;碳中和;排放因子





结论和展望

1 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双碳”目标下国家能源集团煤炭产业碳排放现状及低碳路径的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首先,国家能源集团作为重要的煤炭企业,保障煤炭稳定供应责任重大,但煤炭生产造成的碳排放水平较高,存在着较大的碳排放风险。随着全球碳减排目标的加大和气候变化的威胁日益增加,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应对碳排放的挑战。其次,国家能源集团煤炭产业的低碳转型具有良好的可行性。通过采用低碳转型技术途径和政策机制支持,可以有效减少碳排放并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在技术途径方面,可通过提高燃烧效率、推广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改善能源利用结构、瓦斯治理等方式来减少碳排放。同时,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煤炭企业的碳排放,建立碳排放管理体系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建立碳排放数据采集与监测平台,完善碳排放核算方法和标准,可以实现对煤炭企业碳排放的全面监测和核算。综上所述,通过对“双碳”目标下国家能源集团煤炭产业碳排放现状及低碳路径的研究,可以为煤炭企业的低碳转型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建议,推动煤炭行业向低碳发展的方向迈进

2 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本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首先,由于碳排放计算的复杂性和数据的不完整性,研究中的碳排放计算结果可能存在一定误差。在碳排放计算过程中,需要依赖各种数据源和统计方法,而数据源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可能受到一些限制,包括能源消费数据、产量数据以及排放因子等方面,即数据的不完整性和误差可能会影响到最终的碳排放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完善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提高碳排放计算的精度和可靠性。

其次,研究过程中的案例分析仅限于国家能源集团的煤炭产业,样本数据相对有限,研究结论的普适性有待进一步验证。虽然国家能源集团是煤炭行业的重要代表,但不同地区和企业的碳排放状况可能存在差异。因此,需进一步开展跨地区、跨企业的研究,以验证研究结论的普适性,并探索不同地区和企业在低碳转型方面的差异性和特点。

综上所述,尽管本研究在碳排放现状及低碳路径的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有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完善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扩大研究样本的范围,探索更具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并加强政策支持,以推动煤炭企业向低碳发展转型。

3 展望

未来的研究可从以下3个方面展开:首先,进一步完善煤炭企业碳排放计算方法,提高计算准确性,并加强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可以加强对不同煤炭企业的碳排放情况进行监测与核算,包括不同规模、不同生产工艺和装备水平的煤炭企业,以更全面地了解碳排放的实际情况。其次,扩大样本范围,深入研究不同类型煤炭企业的低碳转型路径,以提供更具体的建议和指导。可以研究不同地域、不同产业链环节的煤炭企业,探索适合不同类型企业的低碳转型路径。最后,可结合其他相关领域的研究,如清洁能源技术、碳捕集储存等,进一步拓展煤炭企业低碳转型的领域和途径。可以研发适用于煤炭企业的清洁燃烧技术,探索高效利用煤炭资源的新技术和装备,研究碳捕集储存技术在煤炭企业中的应用,以减少碳排放并实现碳中和目标。上述未来研究将为煤炭企业的低碳转型提供更多创新思路和可行性方案,同时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重要支持和保障




部分图表

表1  热值、含碳量数值修正


图1  煤矿碳排放核算边界

图2  2019—2021年部分煤矿产量及排放强度变化

图3  2021年碳排放占比情况

图4  2019—2021年煤炭产业各排放源占比情况

图5  2021年四类煤矿生产及排放情况

图6  2021年四类煤矿排放强度

图7  2021年高瓦斯矿排放源占比情况

图8  2021年瓦斯矿排放源占比情况

图9  2021年露天矿排放源占比情况

图10  2021年洗煤厂排放源占比情况



作者简介

     吴严鹏,男,北京人,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煤炭运输专业管理工作。







引用来源

吴严鹏,王文晶,魏宇飞煤炭产业碳排放核算方法及低碳发展路径研究[J]. 煤炭经济研究,2024,44(6):67-75.

  责任编辑:宫在芹
今日专家
亮点论文

创新点从膜分离技术在沼气脱碳、烟气碳捕集方面的实际应用角度出发。本文:1介绍了CO2膜分离技术原理、CO2膜材料研究现状;2梳理整理了膜分离技术用于沼气脱碳及烟气...

今日企业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