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最新成果丨魏迎春教授:煤与煤系铀矿产协同勘查技术方法

2025-02-21

本论文创新点



(1)基于煤与煤系铀矿产基本特征和煤系铀矿勘查技术手段的有效性,提出了煤与煤系铀矿产协同勘查技术方法。

(2)遵循“协同设计、协同部署、协同施工”的原则,探讨了煤与煤系铀矿产协同勘查工程布置。

(3)基于煤与煤系铀矿产协同勘查技术手段的有效性和协同勘查工程布置的合理性,构建了煤与煤系铀矿产协同勘查模型。

题 目



煤与煤系铀矿产协同勘查技术方法
作 者



魏迎春1,2, 张昀1, 李新1, 曹代勇1,2, 王安民1, 靳亮亮1, 宁树正3
单 位



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2.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煤炭精细勘探与智能开发全国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


长按识别二维码阅读全文






摘   要



煤与煤系铀矿产协同勘查已成为矿产资源勘查的重要方向,为提高找矿效率和节约勘查成本,基于煤与煤系铀矿产的基本特征、勘查技术方法的有效性和勘查工程布置的经济性,分析了煤与煤系铀矿产赋存的基本特征。研究表明:① 分析了煤系铀矿产的基本特征,煤系中煤层和铀矿产表现为下煤上铀(煤系砂岩型铀矿)或铀煤同层产出(煤型铀矿)的空间分布关系,煤中铀主要的赋存方式为有机质螯合或束缚,砂岩中的铀主要的赋存方式为铀矿物、吸附铀和含铀矿物。② 基于煤系铀矿产勘查技术手段的有效性,提出了煤炭勘查工作已完成区和煤与煤系铀矿产勘查新区2种情况下的煤与煤系铀矿产协同勘查技术手段:在煤炭勘查工作已完成区,充分利用煤炭勘查资料,筛选自然伽马测井曲线高异常层段和区域,利用γ能谱测井验证煤系铀矿化信息,圈定煤系铀矿的普查区,按照煤系铀矿勘查技术手段分阶段选择相应的技术手段;在煤与煤系铀矿产勘查新区,煤与煤系铀矿产协同勘查技术手段在煤炭勘查技术手段的基础上,增加对煤系铀矿有效响应的放射性技术手段(γ能谱测井、氡及其子体测量)、岩心编录、穿透性地球化学等技术手段。③ 探讨了煤与煤系铀矿产协同勘查工程布置,按照煤、铀矿勘查规范,遵循“协同设计、协同部署、协同施工”的原则,分2种情况开展煤与煤系铀矿产的协同勘查布置:在煤炭勘查工作已完成区,筛选自然伽马测井曲线高异常层段和区域部署施工验证孔,圈定煤系铀矿的普查区,按照煤系铀矿勘查规范分阶段进行勘查工程布置;在煤与煤系铀矿产勘查新区,开展煤与煤系铀矿协同勘查,首先在整个勘查区内寻找煤炭资源,布置煤炭勘查工程,在自然伽马测井曲线高异常层段和区域圈出煤系铀矿靶区,在煤系铀矿靶区以寻找煤系铀矿为主,开展煤系铀矿勘查工程实施。④ 基于协同勘查技术手段的有效性和协同勘查成本的经济性,从煤与煤系铀矿产的协同勘查技术手段和协同勘查工程布置方面构建了煤与煤系铀矿产协同勘查模型,为煤与煤系铀矿产协同勘查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依据。









作者简介




    

魏迎春

教授

博士生导师

魏迎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地质学会煤炭绿色勘查开发专业委员会委员、能源行业煤层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煤田地质与勘探》青年编委、《中国煤炭地质》编委。主要从事煤及煤系矿产(煤系战略性金属矿产和煤系非常规气)地质勘查与评价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基金,国家973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及企业科研项目3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6部,主编国家规划教材1部;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5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研究方向



煤及煤系矿产(煤系战略性金属矿产和煤系非常规气)地质勘查与评价
主要成果



在煤层气开发中煤粉产出机理研究方面,从煤岩自身性质与工程扰动耦合效应分析入手,揭示了煤层气井煤粉产出的机理及其主控因素,提出了适宜的煤粉管控措施,为实现煤层气高效稳定排采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在煤系矿产(煤系战略性金属矿产和煤系非常规气)资源综合评价研究方面,从煤系矿产形成的原生条件和后期构造-热演化及地下水控制的角度,揭示了鄂尔多斯盆地煤系矿产资源、准南煤层气资源、清洁用煤资源的赋存规律与控制因素,评价了煤系矿产资源潜力,为煤系矿产勘查开发提供依据。在煤炭及煤系战略性金属矿产地质勘查与评价研究方面,建立了不同地质条件下和不同煤系矿产组合的勘查模式,为煤系矿产地质勘查提供理论指导。

引用格式




魏迎春,张昀,李新,等.煤与煤系铀矿产协同勘查技术方法[J].煤炭科学技术,2025,53(1):216−224.
WEI Yingchun,ZHANG Yun,LI Xin,et al. Cooperative exploration methods of coal and uranium deposits in coal-bearing strata[J]. Co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25,53(1):216−224.





策划:朱恩光

责编:钱小静

编辑:李莎

审核:常琛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