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邓志刚研究员|冲击地压煤层智能安全高效开采系统架构与关键技术

2025-02-25

Safety in Coal Maines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邓志刚研究员|冲击地压煤层智能安全高效开采系统架构与关键技术

作者 



邓志刚1, 2, 3 ,  李云鹏1, 2, 3,  赵善坤1, 2, 3

王    寅1, 2, 3,  李少刚1, 2, 3,  孔令海1, 2, 3

蒋军军1, 2, 3,  苏振国1, 2, 3,  李一哲1, 2, 3

秦    凯1, 2, 3

单位



      1.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13

      2.煤矿灾害防控全国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13

      3.北京市煤矿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100013


摘要



      目前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工作依托于对应力、能量、位移等数据的监测及人工分析,并据此实施针对性的防治措施。经过近百年不懈的研究与实践,该领域在理论深度、技术创新和装备升级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然而,在源头治理和智能防控的研究领域,仍面临诸多挑战与难题。在2023年中国科协十大产业技术问题评选中,专家组一致将“如何实现冲击地压煤层智能安全高效开采?”推荐入选,为煤矿冲击地压灾害防治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冲击地压煤层的智能开采不仅是一个技术难题,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问题。基于40余年的理论积淀与工程实践,提出了煤层智能安全高效开采系统架构与关键技术。首先利用数字孪生技术构建精细的数字模型,深入探测和解析矿井所在区域的地质构造,精确测量区域地应力场特性和煤岩物理力学属性,并依托先进算法对地层变化信息进行工程展布,实现地质信息的“透明化”;其次,在数字模型中依据矿井开采设计方案,模拟井筒、巷道和工作面的开掘过程,同时结合井上、井下各类监测系统的实时数据,对矿井数字模型进行动态更新和计算,既能够回顾和分析历史工程效果,又能够预测和推演未来工程活动的影响;再次借助深度学习和AI技术让计算机自主学习矿井的全息数据,根据监测数据和工程活动的实时变化,自主决策开采和防治工程措施,同时构建标准化的通信技术体系,实现矿井内各类设备的互联互通,打造智能化的矿山生态系统;最后开发智能化的采煤装备控制模块,在计算机智能决策的指导下,实现对全矿井各类设备动作的智能控制。通过自主调节采煤和卸压解危的时序,优化采煤、运输、提升等设备的运行速度,全面实现冲击地压煤层的智能开采,为煤矿安全生产和高效运营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邓志刚(1981—),男,吉林长春人,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矿山压力与矿井动力灾害防治方面的研究工作。


本文引用格式

邓志刚,李云鹏,赵善坤,等. 冲击地压煤层智能安全高效开采系统架构与关键技术[J]. 煤矿安全,2024,55(12):1−9.

DENG Zhigang, LI Yunpeng, ZHAO Shankun, et al. System architecture and key technologies of intelligent, safe and efficient mining for rockburst coal seams[J]. Safety in Coal Mines, 2024, 55(12): 1−9.







今日专家
亮点论文

创新点相比于以往的研究 , 本文可能的边际贡献在于 :第一 , 研究视角方面 , 与以往仅仅以碳排放量或碳排放强度为研究对象的研究不同 , 本文以城市碳排放效率为研...

今日企业
  • 尤洛卡精准信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煤矿顶板灾害防治设备的龙...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