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利好纷至 5G规模化应用加力提速

  5G规模应用将进一步扩容提速。《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目前全国5G应用创新案例超过1万个,数量和创新性均处于全球第一梯队。下一步更多政策利好将持续加码,包括增强关键产业环节的供给能力,发挥工业、交通、能源等各行业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树立一批高水平应用标杆,发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区域的产业集聚效应,建设一批行业特色应用集群等。与此同时,基础电信企业也进一步敲定施工图,明确5G网络规模部署时间表,加快5G在工业互联网、智能采矿、智慧港口等重点领域的应用落地。

  

  位于深圳西部港区的妈湾港,改造前一直是散杂货码头。过去,场桥工人每天要在30米高空上的驾驶室连续工作8个小时,时刻低头观察下方让大部分工人患有颈椎病等职业病。如今在大带宽、低时延的5G技术赋能下,工人坐在智能远控中心就可以同时控制6台场桥,作业效率大幅提升。

  

  5G融合应用正加速赋能实体经济。工信部数据显示,目前全国5G应用创新案例超过1万个,其中全国“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过1500个,138个钢铁企业、194个电力企业、175个矿山、89个港口实现5G应用商用落地。此外,全国已有超过600个三甲医院开展5G+急诊急救、远程诊断、健康管理等应用。

  

  “5G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将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结合,构建数据要素更快速可靠流通的信息‘大动脉’,释放数字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优化技术、资本、人才等要素配置,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日前召开的全国5G行业应用规模化发展现场会上,工信部党组书记、部长肖亚庆表示。

  

  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介绍,5G商用两年多来,在技术标准、网络建设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为5G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国5G应用已经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在工业、能源、交通等多个先导行业率先落地。

  

  当前我国正处于5G规模应用发展的关键阶段,从部委到地方正展开密集部署。

  

  近日,工信部等十部门正式发布《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重点推进5G在工业互联网、车联网、智慧港口、智慧采矿、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等15个行业的5G应用,通过三年时间初步形成5G创新应用体系。

  

  地方层面,广东将充分发挥5G对数字经济发展的先导带动作用,推动5G在工业、教育、医疗、农业、交通运输、能源等领域深度融合应用,提升产业链数字化水平。日前发布的《山西省信息通信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推进信息通信技术与垂直行业深度融合,聚力打造能源、交通、文旅、教育等重点行业5G应用示范项目。

  

  作为5G应用落地的关键一环,基础电信企业也在加大布局。记者了解到,中国移动将实施5G行业应用“绽放”计划,推广场景化标准化解决方案,到“十四五”末,力争5G应用覆盖超百万家企事业单位。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将进一步聚焦工业互联网智慧港口、智能采矿等重点行业,加快5G应用复制推广。

  

  需要看到的是,总体上5G应用仍存在产业短板尚待补齐、应用带动效应不足、应用生态需加快成熟等问题。

  

  谢存表示,当前我国5G发展已走在世界前列,5G应用无现成经验可以借鉴。5G总体上仍处于发展初期,与行业融合是一个渐进过程,需要遵循从试点示范到规模推广再到大规模应用的规律,充分认识5G应用发展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记者获悉,工信部将加大政策布局力度,进一步推动5G应用规模化发展。坚持需求导向,发挥工业、交通、能源、医疗、媒体等各行业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带动产业链上下游深度探索行业需求和应用场景,打造行业领域特色应用场景和标杆高水平示范项目。建设一批行业特色应用集群,发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区域的产业集聚效应,推动建设一批5G融合应用产业基地。

  

  在增强产业支撑能力上,将针对芯片、模组等制约规模化应用的关键环节,加大资金、税收等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提升5G网络的支撑能力,坚持适度超前、以建促用、建用结合的原则,紧贴行业和市场需求,实现深度覆盖和按需覆盖;推动5G行业虚拟专网规模化发展,加快端到端网络切片等新技术成熟商用。同时加强应用安全保障能力,加强5G融合应用的网络安全和重要数据保护,实现5G发展与安全相同步。


关键词:工信部 工业互联网 智慧港口 规模化发展 粤港澳 京津冀

特别声明: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传煤”微信公众号,或点击“期刊群”免费获取科研论文

 
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传煤”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煤炭行业新鲜资讯,享全方位煤炭科技知识信息服务。
煤科热搜
版本:Bate 1.2

24小时内最火

  • 1中美CCUS技术发展与政策体系对比
  • 2三质体智能高频细筛在天地王坡选煤厂粗煤泥改造工程中的应用
  • 3液压支架智能焊接车间制造执行系统研究与应用
  • 4不同装药结构对雷管起爆能力的影响研究
  • 5规模化CCUS−EOR项目技术经济性分析及启示
  • 6兰炭与秸秆混合燃料燃烧污染物排放和灰熔融性试验
  • 7东露天选煤厂原煤提运矿坑车辆计数识别研究
  • 8TBS粗煤泥分选机及应用
  • 9基于数字孪生的多功能煤矿四足机器人实验系统设计
  • 10水源热泵技术应用于深部矿井热害治理−以贵州锦丰金矿为例

24小时内最火

  • 1废弃矿井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研究现状与新设计构想
  • 2煤自燃初期低温氧化产热特性及关键结构演变特征
  • 3尾矿资源化利用现状及生态化利用研究进展
  • 4基于光/电催化重整的废弃塑料回收研究进展
  • 5可变气门正时对汽油-氨双燃料发动机燃烧与排放特性的影响
  • 6煤可可的科普之旅|带你了解煤矿含盐矿井水的完美蜕变
  • 7吐哈盆地大南湖煤田西段中侏罗世西山窑组古地理及聚煤模式
  • 8富氧燃烧气氛下废弃物衍生吸附剂脱汞及再生性能
  • 9煤矿地下空间生物质储能及地质保障
  • 10液滴在烟煤表面的润湿特性及驱动机制

24小时内最火

  • 1绿色矿山
  • 2绿色煤矿
  • 3郑传柏
  • 4崔少鹏
  • 5贺提库
  • 6李瑞敏
  • 7鲁光辉
  • 8齐月
  • 9陈新波
  • 10折小江

24小时内最火

  • 1中国煤炭学会
  • 2中国矿业大学 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 3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
  • 4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
  • 5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北京建筑大学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中心
  • 6 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 煤炭加工与高效洁净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7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 8 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 9 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国电电力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10 国能新疆化工有限公司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来对平台产品吐槽CCAJ有关的所有问题您都可以咨询,全天在线,欢迎反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