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亮:重视发挥废弃矿井抽水蓄能、储能在推进“双碳”工作中的作用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作出了“二氧化碳排放力争在2030年前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重大宣示,将“双碳”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进行了系统安排,贯穿了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彰显了先立后破、通盘考虑的系统观念,为打好“双碳”工作攻坚战、持久战提供了工作指引。

  

  废弃矿井抽水蓄能、储能具备支撑“双碳”工作的巨大潜力

  

  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关键是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这对建设以清洁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提出更高要求。废弃矿井抽水蓄能、储能是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一种重要储能解决方案。

  

  我国废弃矿井资源丰富,随着煤炭有序减量替代,废弃矿井数量还将进一步增长。据不完全统计,到2030年废弃矿井将达1.5万处。利用废弃矿井抽水蓄能、储能,有利于提高储能能力,破解高比例清洁能源入网调频困难、消纳不足难题;有利于构建废弃矿井“抽水蓄能+”多能互补能源子系统,建设多源协同微电网;有利于一揽子推进废弃矿井地下空间等资源利用、生态碳汇创造,推动废弃矿区生态修复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发展。

  

  开展废弃矿井抽水蓄能、储能探索实践具备充足内生动力

  

  国家高度重视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行业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废弃矿井抽水蓄能、储能工程实践开展奠定了基础。

  

  一是政策环境友好。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利用废弃矿区开展新能源及储能项目开发建设,部署开展废弃矿井改造储能等新型储能项目研究示范。二是基础研究较扎实。中国工程院组织开展了“我国煤矿安全及废弃矿井资源开发利用战略研究”,提出“露天矿坑全地表模式”“塌陷矿井半地表模式”“废弃矿井全地下模式”等三种废弃矿井建设抽水蓄能电站模式及其技术路径。中国矿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国家电网公司、国家能源集团等单位进一步组织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国际上也高度关注废弃矿井抽水蓄能、储能工程研究与示范。美国、德国、英国等国都启动了废弃矿井抽水蓄能建设工程,建设废弃金属矿、废弃煤矿抽水蓄能电站。与这些国家相比,我国在废弃矿井抽水蓄能工程应用方面还存在差距。

  

  加快推动废弃矿井抽水蓄能、储能工程研究示范激发活力

  

  要从战略的高度,把废弃矿井抽水蓄能、储能作为“双碳”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我国废弃矿井资源状况,加快推进工程研究与示范。

  

  立项工程研究。遴选周边具有一定新能源存量、适宜工程技术条件的安徽、山东等省份废弃矿区,探索新能源发电、储能、制氢、制氨、分布式能源等一体建设路径。建设示范工程。打造“风/光/水电站-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水源热泵”废弃矿井多能互补储能系统,形成地、井、坑等不同类型可复制的典型工程示范案例。发展氢氨经济。把绿氢、绿氨制备作为废弃矿井储能重要方向,推进废弃矿井周边风电、光伏发电冗余电量制氢、制氨,发展“矿坑水面光伏-绿氢-绿氨-临近火电掺氨发电”的产业链。积极开展氨能发动机、锅炉等关键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为推深做实氢氨经济做出示范。

  

(作者:袁亮,系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学校长 ) 


关键词:废弃矿井 废弃矿井抽水蓄能 工程研究 2030年 清洁能源 新型电力系统

特别声明: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传煤”微信公众号,或点击“期刊群”免费获取科研论文

 
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传煤”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煤炭行业新鲜资讯,享全方位煤炭科技知识信息服务。
煤科热搜
版本:Bate 1.2

24小时内最火

  • 1中美CCUS技术发展与政策体系对比
  • 2三质体智能高频细筛在天地王坡选煤厂粗煤泥改造工程中的应用
  • 3液压支架智能焊接车间制造执行系统研究与应用
  • 4不同装药结构对雷管起爆能力的影响研究
  • 5规模化CCUS−EOR项目技术经济性分析及启示
  • 6兰炭与秸秆混合燃料燃烧污染物排放和灰熔融性试验
  • 7东露天选煤厂原煤提运矿坑车辆计数识别研究
  • 8TBS粗煤泥分选机及应用
  • 9基于数字孪生的多功能煤矿四足机器人实验系统设计
  • 10水源热泵技术应用于深部矿井热害治理−以贵州锦丰金矿为例

24小时内最火

  • 1废弃矿井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研究现状与新设计构想
  • 2煤自燃初期低温氧化产热特性及关键结构演变特征
  • 3尾矿资源化利用现状及生态化利用研究进展
  • 4基于光/电催化重整的废弃塑料回收研究进展
  • 5可变气门正时对汽油-氨双燃料发动机燃烧与排放特性的影响
  • 6煤可可的科普之旅|带你了解煤矿含盐矿井水的完美蜕变
  • 7吐哈盆地大南湖煤田西段中侏罗世西山窑组古地理及聚煤模式
  • 8富氧燃烧气氛下废弃物衍生吸附剂脱汞及再生性能
  • 9煤矿地下空间生物质储能及地质保障
  • 10液滴在烟煤表面的润湿特性及驱动机制

24小时内最火

  • 1绿色矿山
  • 2绿色煤矿
  • 3郑传柏
  • 4崔少鹏
  • 5贺提库
  • 6李瑞敏
  • 7鲁光辉
  • 8齐月
  • 9陈新波
  • 10折小江

24小时内最火

  • 1中国煤炭学会
  • 2中国矿业大学 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 3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
  • 4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
  • 5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北京建筑大学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中心
  • 6 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 煤炭加工与高效洁净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7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 8 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 9 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国电电力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10 国能新疆化工有限公司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来对平台产品吐槽CCAJ有关的所有问题您都可以咨询,全天在线,欢迎反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