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辉教授:数字孪生驱动的悬臂式掘进机虚拟示教记忆截割方法研究

            张旭辉教授:数字孪生驱动的悬臂式掘进机虚拟示教记忆截割方法研究            张旭辉教授:数字孪生驱动的悬臂式掘进机虚拟示教记忆截割方法研究



©煤炭学报

科普小讲堂


小讲堂说明

本视频来自团队自主研发的智能掘进管控平台,系统构建了掘进装备数字孪生体,实现虚实融合,智能交互,助力掘进工作面设备群协同控制。该系统由由虚拟监测、智能控制两个模块组成,视频介绍了模块功能,对虚拟示教记忆截割进行了演示录屏。

由于井下巷道远程控制的特殊性,视频中仅显示了远程虚拟掘进人机界面,未同步展示“虚拟同步”中的井下掘进机运行状态。实际应用中,操作人员在地面(或井下)观测虚拟工作面进行决策,远程控制井下掘进装备。借助虚拟工作面场景人为判断,结合虚拟碰撞技术,达到远程控制人机协同,智能交互。

借鉴工业机器人人工示教编程思路,探索虚拟示教方法解决煤矿巷道掘进机器人的机身路径规划、截割头轨迹规划,该方法在实验室初步试验效果良好,有助于破解复杂巷道地质条件下的悬臂式掘进机成形截割自动控制难题。欢迎同行专家不吝赐教,多提宝贵意见!



创新点
(1)针对掘进工作面成形截割过程中,悬臂式掘进机的截割轨迹规划难题,提出一种数字孪生驱动悬臂式掘进机虚拟示教”轨迹规划新模式,解决了前期“人工示教”模式下依靠掘进机司机人工控制,难以保证轨迹优化和合理性的弊端,结合数字孪生技术可以结合巷道边界数学建模规划和虚拟规划的优势,对破解巷道智能掘进的规划轨迹瓶颈具有重要意义。
(2)对悬臂式掘进机虚拟示教记忆截割关键技术进行深入探索,实现了虚拟示教、碰撞检测、虚拟仿真、虚拟监测和远程智能交互控制等功能,在自主研发的虚拟边界碰撞检测技术支持下,达到了截割轨迹虚拟示教记忆截割控制。
(3)提出一种迭代学习与滑模控制相结合的轨迹跟踪控制算法,通过建立截割部拉格朗日动力学模型,以“虚拟示教”所获轨迹为控制器输入,构建基于机身和截割部位姿为反馈的巷道成形轨迹跟踪闭环控制系统,实现末端执行器——截割头对示教轨迹的精确跟踪。

(4)搭建了基于Unity3D和Matlab的悬臂式掘进机记忆截割联合仿真平台,对记忆截割控制方法进行测试表明了系统达到设计要求。同时在井下巷道初步验证了虚拟示教记忆截割和虚拟监控等功能,“虚拟示教”可以满足巷道成形截割控制的要求,为复杂环境下的掘进装备记忆截割与智能化控制提供创新性的思路与方法。

            张旭辉教授:数字孪生驱动的悬臂式掘进机虚拟示教记忆截割方法研究

长按识别二维码阅读全文

数字孪生驱动悬臂式掘进机虚拟示教记忆截割方法研究

作者张旭辉1,2,王甜1,张超1,万继成1,杜昱阳1,2,杨文娟1,2,毛清华1,2,石硕1,刘彦徽1,余恒翰1,王亮2,3,乔杰4,田江伟2,3,李晓鹏4

单位:1.西安科技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2.陕西省矿山机电装备智能监测重点实验室;3.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4.陕西敏思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背景
 RESEARCH  BACKGROUND 
煤矿智能化是实现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技术支撑,煤炭资源的“智能、安全、绿色、高效”开采是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战略和必由之路。煤矿掘进工作面在“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少人和智能化无人”理念的指导下,“采掘失衡”问题逐步缓解。但是大多数的煤矿掘进工作面巷道掘进工作仍需工人在井下进行手动操作,低照度、高粉尘井下作业环境,以及视线遮挡等因素极易造成巷道的超挖、欠挖,影响巷道断面成形质量,且存在安全隐患。巷道成形截割控制自动化、智能化是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也是目前行业协同攻关的热点。

近年来,数字孪生(Digital Twin, DT)技术在煤矿智能化建设过程中已引起了广泛关注。数字孪生是物理对象的数字化模型,该模型接收来自物理对象的数据,并与来自物理对象的数据交互而实时演化,进而与物理对象在全生命周期保持一致。基于数字孪生可进行分析、仿真、预测等,并将仿真结果反馈给物理实体,帮助对物理对象进行优化、决策,其中连接与交互是实现数字孪生动态运行和虚拟空间高效融合人的核心关键。煤矿智能化生产中融合数字孪生、虚拟现实等技术,应对煤矿掘进工作面智能化改造与建设中的复杂要求,正迅速推动着掘进装备智能化技术的发展。

王苏彧通过分析掘进工作面人工截割与自动截割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控制手段—记忆截割,并从理论与控制层面对其进行了阐述,但只适用于巷道围岩稳定的情况下。张超等针对目前掘进机远程截割控制中存在视频和二维平面监控不直观以及断面成形质量依赖人工操作经验的问题,对数字孪生驱动的掘进机自动截割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张旭辉等对井下掘进工作面掘进效率低、掘进设备决策能力不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数字孪生驱动的掘进机器人虚拟操控与决策控制方法。吴淼等对目前掘进工作面“串行工艺”流程中,存在的制约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的问题,构建了数字孪生驱动的综掘巷道并行工艺技术系统,对实现掘进机器人障碍物感知、自主纠偏以及自动截割等智能化革新技术进行了阐述。杨健健等通过对实现煤矿掘进工作面智能化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搭建了智能化快速掘进技术体系。

以上研究表明,当前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掘进设备自动截割研究已有一定进展,提升了掘进效率、断面成形质量,但对于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煤矿,其适应性、灵活性及应用效果尚待提高。本课题组前期提出“示教+再现”轨迹规划新模式,破解实际生产中掘进机轨迹规划难题,针对纵轴掘进机、横轴掘进机两种形式进行研究,特别是悬臂式纵轴掘进机轨迹涉及机身运动轨迹、截割臂运动轨迹的规划,还要考虑截割头形状和位姿,加之煤矿现场可能还有特殊截割工艺要求,技术层面实现的难度非常大。

通过掘进机司机“示教”一个截割断面施工过程,记忆示教过程的机身移动轨迹、截割臂运动轨迹相关位姿数据;自动截割时通过回放记忆的数据“再现”操作工作巷道成形截割过程,以基于机身和截割臂位姿数据构建的轨迹伺服跟踪模型保证自动化截割的过程控制。该方法目前已经通过实验室测试,在井下初步进行了验证。但是,该方法中“示教”依靠在掘进工作面司机的人为控制,很难保证轨迹的优化和合理性,借助前期数字孪生驱动的虚拟边界碰撞检测、异常预警和人工示教轨迹规划等研究基础,研究虚拟空间智能交互的示教方式,实现完成掘进机记忆截割轨迹规划,此方法可以结合理论规划、井下人工示教和虚拟示教的优势,对促进智能截割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摘  要
 ABSTRACT
针对当前掘进设备智能化程度低,掘进过程中超挖、欠挖和异常碰撞等情况难以具体描述,传统自动截割和记忆截割技术难以适应复杂地质条件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数字孪生驱动悬臂式掘进机虚拟示教记忆截割控制方法。通过分析数字孪生技术在当前煤炭智能化开采领域的研究情况,设计了数字孪生驱动悬臂式掘进机记忆截割控制系统总体方案,对复杂工况下悬臂式掘进机记忆截割关键技术进行研究。

首先,充分利用数字孪生和虚拟现实技术的特性,研究复杂工况环境下的虚拟示教策略,基于Unity3D平台建立对应实体等尺寸的工作面及设备虚拟孪生模型、截割部运动学模型和虚拟碰撞检测模型,在虚拟端通过智能交互界面控制虚拟模型运动,结合工人经验设计示教轨迹并优化,使其作为轨迹跟踪的目标期望轨迹,弥补传统井下人工示教由于恶劣工况环境导致的过度依赖工人经验等问题。

其次,为提高断面成形质量,研究记忆自动截割阶段示教轨迹跟踪再现控制方法,利用拉格朗日法建立截割部动力学模型,采用迭代学习与滑模控制相结合的方法提高末端执行器对示教轨迹的跟踪控制精度。

最后,搭建悬臂式掘进机记忆截割仿真控制平台,通过虚拟空间与物理空间以及各模块之间的实时数据传输与交互,在虚拟空间中完成记忆截割虚拟示教与轨迹跟踪控制过程的三维可视化仿真,进而生成记忆自动截割轨迹跟踪控制指令并发送至悬臂式掘进机物理实体的末端执行器,驱动其按照示教轨迹进行断面成形截割,同时物理传感器采集悬臂式掘进机机身及截割臂位姿数据,反向驱动虚拟模型同步动作,实现对机器人虚拟模型和物理实体的闭环控制。

在此基础上对系统的虚实同步性、虚拟样机与物理样机运动一致性和轨迹跟踪再现控制精度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系统数据传输延迟较低,能够保证虚实一致性和同步性,且轨迹跟踪控制精度满足实际使用要求,该方法为掘进设备记忆截割与智能化控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部分图片


            张旭辉教授:数字孪生驱动的悬臂式掘进机虚拟示教记忆截割方法研究

掘进机记忆截割控制系统总体方案


            张旭辉教授:数字孪生驱动的悬臂式掘进机虚拟示教记忆截割方法研究

掘进工作面虚拟空间建立流程


            张旭辉教授:数字孪生驱动的悬臂式掘进机虚拟示教记忆截割方法研究

截割臂D-H坐标系


            张旭辉教授:数字孪生驱动的悬臂式掘进机虚拟示教记忆截割方法研究

包围盒添加效果


            张旭辉教授:数字孪生驱动的悬臂式掘进机虚拟示教记忆截割方法研究

巷道复杂掘进流程示意


            张旭辉教授:数字孪生驱动的悬臂式掘进机虚拟示教记忆截割方法研究

虚拟示教轨迹显示


            张旭辉教授:数字孪生驱动的悬臂式掘进机虚拟示教记忆截割方法研究

记忆截割仿真控制平台智能交互界面


            张旭辉教授:数字孪生驱动的悬臂式掘进机虚拟示教记忆截割方法研究

掘进实验平台


            张旭辉教授:数字孪生驱动的悬臂式掘进机虚拟示教记忆截割方法研究

虚实数据对比


            张旭辉教授:数字孪生驱动的悬臂式掘进机虚拟示教记忆截割方法研究

可视化仿真逻辑框架


            张旭辉教授:数字孪生驱动的悬臂式掘进机虚拟示教记忆截割方法研究

轨迹跟踪运行过程状态监测


            张旭辉教授:数字孪生驱动的悬臂式掘进机虚拟示教记忆截割方法研究

末端轨迹跟踪结果与误差


            张旭辉教授:数字孪生驱动的悬臂式掘进机虚拟示教记忆截割方法研究

智能截割控制系统(井下运行场景)


            张旭辉教授:数字孪生驱动的悬臂式掘进机虚拟示教记忆截割方法研究

记忆截割运行及虚拟监测软件界面



作者简介


            张旭辉教授:数字孪生驱动的悬臂式掘进机虚拟示教记忆截割方法研究


张旭辉,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陕西省教学名师。现任西安科技大学教务处处长,陕西煤矿机电设备智能检测与控制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陕西省矿山机电装备智能监测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兼任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机械类专业认证专家,高等工程教育学科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教学委员会委员,国家能源局和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煤矿智能化专家、中国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矿山机电与辅助运输专家委员,中国工程机械学会煤矿机械分会副秘书长、中国力学学会高级会员,担任科技部重点项目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同行评议专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以及江苏、广东等多个省科技计划评审专家。主要从事采掘装备智能化技术、煤矿特种机器人、矿山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等方面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国家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等省部级项目20余项,主持完成40多项企业合作项目,已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其中SCI/EI检索70多篇;申请国家专利200余件,授权发明专利60多件,软著20余项。




来源:

张旭辉,王甜,张超,等.数字孪生驱动悬臂式掘进机虚拟示教记忆截割方法研究[J/OL].煤炭学报:1-13[2023-03-21].https://doi.org/10.13225/j.cnki.jccs.2022.1741.





@打造矿业科技综合服务平台www.intelmining2018.com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网络、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转载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机构所有,转载仅供参考、交流等非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热点视频推荐↓



            张旭辉教授:数字孪生驱动的悬臂式掘进机虚拟示教记忆截割方法研究
交流互动

            张旭辉教授:数字孪生驱动的悬臂式掘进机虚拟示教记忆截割方法研究

欢迎加入“矿业高校大学城”群组交流,本群服务对象为矿业类高校老师、学生、校友等,入群请修改备注“单位简称+实名已加入IntelMining相关群组的同仁请勿重复加入如需加入“5G+智能矿山”群组,请添加微信:IntelMining001

            张旭辉教授:数字孪生驱动的悬臂式掘进机虚拟示教记忆截割方法研究

            张旭辉教授:数字孪生驱动的悬臂式掘进机虚拟示教记忆截割方法研究
转发,点赞,在看,安排一下?

关键词:记忆截割 虚拟示教 悬臂式掘进机 数字孪生驱动 掘进工作面 数字孪生

特别声明: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传煤”微信公众号,或点击“期刊群”免费获取科研论文

 
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传煤”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煤炭行业新鲜资讯,享全方位煤炭科技知识信息服务。
煤科热搜
版本:Bate 1.2

24小时内最火

  • 1中美CCUS技术发展与政策体系对比
  • 2三质体智能高频细筛在天地王坡选煤厂粗煤泥改造工程中的应用
  • 3规模化CCUS−EOR项目技术经济性分析及启示
  • 4液压支架智能焊接车间制造执行系统研究与应用
  • 5不同装药结构对雷管起爆能力的影响研究
  • 6TBS粗煤泥分选机及应用
  • 7基于数字孪生的多功能煤矿四足机器人实验系统设计
  • 8水源热泵技术应用于深部矿井热害治理−以贵州锦丰金矿为例
  • 9空气重介质振动流化床对黑山露天矿细粒煤的分选效果研究
  • 10基于多传感融合的巷道三维空间映射

24小时内最火

  • 1废弃矿井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研究现状与新设计构想
  • 2煤自燃初期低温氧化产热特性及关键结构演变特征
  • 3尾矿资源化利用现状及生态化利用研究进展
  • 4基于光/电催化重整的废弃塑料回收研究进展
  • 5可变气门正时对汽油-氨双燃料发动机燃烧与排放特性的影响
  • 6煤可可的科普之旅|带你了解煤矿含盐矿井水的完美蜕变
  • 7吐哈盆地大南湖煤田西段中侏罗世西山窑组古地理及聚煤模式
  • 8富氧燃烧气氛下废弃物衍生吸附剂脱汞及再生性能
  • 9煤矿地下空间生物质储能及地质保障
  • 10液滴在烟煤表面的润湿特性及驱动机制

24小时内最火

  • 1绿色矿山
  • 2绿色煤矿
  • 3郑传柏
  • 4崔少鹏
  • 5贺提库
  • 6李瑞敏
  • 7鲁光辉
  • 8齐月
  • 9陈新波
  • 10折小江

24小时内最火

  • 1中国煤炭学会
  • 2中国矿业大学 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 3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
  • 4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
  • 5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北京建筑大学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中心
  • 6 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 煤炭加工与高效洁净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7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 8 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 9 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国电电力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10 国能新疆化工有限公司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来对平台产品吐槽CCAJ有关的所有问题您都可以咨询,全天在线,欢迎反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