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煤制造走出国门

  连日来,在陕煤集团所属西安重装集团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出口俄罗斯的10台(套)采煤机已全部完成排产计划后,严格执行工艺流程和产品质量控制,进入生产加工阶段,正紧锣密鼓地赶工期、赶进度,确保机组2023年9月底陆续开始按期交付用户。

  这是继2022年自主出口3套供俄罗斯MG650/1660-WD型采煤机后,2023年继续布局海外市场,深挖俄罗斯市场潜力,完成10台(套)项目商务和技术谈判。

  近年来,陕煤集团加快世界一流企业建设,而国际化是走向世界一流的重要途径,在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推动高质量国际化项目取得突破同时,深耕细作“三品”建设,装备制造、高端化工、新材料……一波主打科技、高端、品牌等标签的“陕煤制造”走出国门、崭露头角。笔者在采访中获悉,近年来,陕煤集团旗下的企业凭借定制化产品、差异化布局、品牌建塑,出口表现亮眼,为更多陕煤制造走出去探索方向,为打造世界一流企业夯基垒台、积厚成势。

陕煤制造走出国门

定制化产品势头强劲



陕煤制造走出国门

近年来,陕煤集团分板块开展质量标杆创建活动,遴选一批质量管理创新和质量提升的标杆,提品质、增品种、创品牌。

以装备制造来说,今年西安重装集团西煤机公司采煤机出口发展势头强劲,上半年我国采煤机出口数量14台,该公司出口采煤机数量占71%。


陕煤制造走出国门

西安重装集团西煤机公司车间

西煤机公司副总经理张鹏介绍,按照定制化产品的定位,西煤机公司积极与业主方充分沟通,实地查看煤矿工作现场,结合煤层地质条件和与之配套的相关设备综合评定、个性化设计,均采用行业内最先进的设计加工工艺。此次,结合国内智能化矿井先进的生产经验,在供俄罗斯MG300/730-AWD机型上融入了智能化采煤机元素,引领采煤机智能化在俄罗斯的一大跨越。

作为陕煤集团大型采煤机生产研发设计制造骨干企业,从1994年10月出口印度的两台MXA-600/3.5型采煤机,西煤机公司产品主要依托中煤进出口公司牵头组织成套出口,到经过改革创新发展,实现自主出口,成为目前国内出口采煤机产品最多的企业,主导采煤机产品已形成薄煤层、中厚煤层、厚煤层、特厚煤层四大系列80多个规格,产品功率从350kW到3350kW,采高范围从0.8m到10m;快速掘进装备已形成五大类产品,满足各种地质条件下快速掘进需求。产品已覆盖国内400余家煤炭生产企业以及俄罗斯、印度、印尼、孟加拉、越南、土耳其等国家。

这样的业绩在于,创新始终是陕煤集团各企业的内核基因。面对重大机遇和挑战,陕煤制造始终坚持超前谋划、“快人半步”的行动信条,坚定不移打好发展主动战,积极做强产业。

仅装备制造板块,高标准建成世界一流的煤矿装备制造园区,高端采煤机技术水平国际领先,西煤机公司成为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陕建机股份公司跨界进入塔吊租赁,成为行业世界龙头企业。

创新加持下,陕煤制造的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管理质量和运行质量有了大步提升,赢得了用户的好评。

目前,采煤机产品已在俄罗斯全面铺开市场开拓工作,2023年6月8日,西煤机公司参加了在俄罗斯新库兹涅茨克组织的俄罗斯国际矿业装备展会,并携带一台供俄罗斯用户的MG650/1660-WD型采煤机实物参加了展览,也是国内唯一一家携带采煤机实物参展的企业。与此同时,在俄罗斯新库兹涅茨克成立办事处,开展产品推荐、服务工作。下一步,依托采煤机出口俄罗斯的成功经验,西煤机公司还将积极开拓中亚国家、澳大利亚、印度等海外市场,并带领西安重装集团其他产品走向国际市场。

陕煤集团装备制造板块另一企业陕建机股份公司,自“十三五”以来,就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先后尝试“代理贸易模式、借船出海模式、工程项目模式”等,以项目建设带动产品销售,不断探索和创新海外业务模式。该公司的SUM系列摊铺机、压路机在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州、卡塔库尔干、努库斯等地区道路施工项目建设中,以高质量完成工程进度,受到施工单位和当地筑路行业的充分认可,实现了三方共赢。

陕煤制造走出国门
陕建机股份摊铺机在马尔代夫马累机场建设中

2023年4月5日,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举办的2023 Uz Mining Expo国际工矿展览会上,陕建机股份公司展示自主研发的工程机械产品——STC系列平头式塔式起重机,具有智能化信息化的控制技术、多重安全保护系统、远程数据云服务、安装方便、便于群塔作业以及空中加减节臂等多项特色优势,吸引了众人目光。

同时,该公司加大印度、加纳等东南亚、中亚、非洲多个国家地区工程机械市场的开发,利用印度IRC公司资源,共同搭建面向全印度市场、集产品销售与售后服务一体化的综合共享平台,形成内外相互配合的售后服务快速反应机制,由此也使路面机械产品跃升为印度市场第三大品牌,产品影响力、市场占有率持续提高。该公司在柬埔寨、菲律宾、马来西亚设立三家海外分支机构,初步构建了印度大区、中亚大区、非洲大区、东南亚大区的海外市场布局。

陕煤制造正不断开拓海外市场,探索“产品、技术、服务”的输出模式,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面向全球的资源配置和整合能力,在海外市场实现更大突破。

陕煤制造走出国门

品牌建塑助力开拓海外空间



陕煤制造走出国门

目前,全球化工新材料正在向个性化、绿色化、复合化和多功能化方向发展。为国家现代化提供能源保障,为中国高端制造提供基础化工原材料支撑,是陕煤肩负的双重社会责任,也是陕煤实体产业未来发展的二维空间和巨大机会陕煤制造的化工产品和新材料等也在加快拓展海外空间。

从一个民营企业,到混合所有制公司,再到榆林地区首家主板上市企业上市公司,从单一生产年产10万吨PVC产品,到全国单体最大的PVC生产企业,目前出口产品实现PVC、液碱、片碱全覆盖,出口网络覆盖80个国家和地区。作为陕煤集团自主上市的第二家企业的北元集团做到了。

陕煤制造走出国门

北元集团PVC产品自动包装线

北元集团营销物流部碱氯酸销售管理负责人丁佳佳说,化工产品走出去竞争激烈。一方面,今年以来国际形势对化工产品价格影响较大,PVC产品价格较去年同期下降幅度较大,且市场需求较往年下降明显,影响出口签单量。另一方面,国内同行业企业调整销售模式,采取低价抢占市场的销售策略,这对北元集团PVC市场形成直接冲击。

北元集团从2015年开始尝试PVC出口贸易,与国内70多家PVC生产企业竞争国际市场。由于起步相对较晚,加之国际环境复杂,导致竞争更加激烈,同时,还面临品牌、产品、服务等多重挑战。

在北元集团车间,自动包装机器人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码垛作业,当前正生产的5型PVC为7月份签的订单,将陆续发往印度、埃及及北非、中东地区。

陕煤制造走出国门

北元集团PVC产品自动包装生产线

丁佳佳表示,根据不同国家地区需求变化,包括基建欠发达、房地产处于起步发展地区需求量大的不同国家需求,北元集团优化产品结构,避免同质化竞争。目前,该公司可生产39种PVC产品,产品主要包括通用树脂和特种树脂两大类,通用树脂主要包括3型、5型、8型树脂等,特种树脂主要有消光、电缆、变温树脂,精准覆盖下游客户。

同时,北元集团深化汽铁江海多式联运模式,畅通西部陆海新通道,积极在青岛、天津港设置异地库房,确保供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并通过维护渠道、提供增值服务、参加展会提高客户粘性,巩固海外市场

北元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国强表示,作为陕煤制造化工领域的高端优势品牌,已将视线瞄向更多亚洲、非洲、美洲市场,持续深化海外市场布局,加速外向型经济,促进陕煤集团全球化业务发展壮大。

产品品类丰富、物流通道便捷、服务体验好等多重优势,成为推动北元集团化工产品在全球市场具备一定竞争优势的元素。

陕煤制造走出国门

技融双驱加快布局新赛道



陕煤制造走出国门

陕煤制造的战略布局不限于此。经过这几年的积累,陕煤集团拥有充裕的资本优势,已经用资本进行战略性跟踪布局,并提出依靠资本优势和长期跟踪,在适当时机大举进入新能源新材料领域,打造陕煤新的增长极。

尤夫股份是国内第一家拥有完整聚酯产业链的化纤企业,具备较强的产业链优势。目前已服务于全球76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工业丝国外客户800余家,帘帆布国外客户40家,线绳国外客户18家。其下游客户均为行业中的领军企业。迄今为止,工业丝、帘帆布、线绳三大产品的外销占比分别为36%、40%、35%。

陕煤集团将以尤夫股份为平台,大力发展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芳纶、PBO纤维等新材料产业,这也是符合陕煤集团“以煤为基,能材并进”的战略发展。

陕煤制造有世界500强陕煤集团背书,更有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平台——陕煤技术研究院的强劲引擎助力。以产业应用和市场创效为目标,陕煤研究院不断加大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成果转化力度,部分产品经过市场验证也已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特种锂离子电池产品通过配套客户的形式销售到欧洲各国,累计销售额6000余万元;银粉产品通过配套国内某电子材料公司将产品销售至美国,累计销售额300万元。陕煤研究院正以科技创新支撑全集团产业链科技化、集约化、高质量发展。

当前,陕煤制造正以科技创新平台机制优化,带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创建世界一流企业构筑“护城河”。(梅方义 汪琳)

关键词:采煤机 陕煤集团 PVC 海外市场 俄罗斯 西安重装

特别声明: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传煤”微信公众号,或点击“期刊群”免费获取科研论文

 
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传煤”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煤炭行业新鲜资讯,享全方位煤炭科技知识信息服务。
煤科热搜
版本:Bate 1.2

24小时内最火

  • 1中美CCUS技术发展与政策体系对比
  • 2三质体智能高频细筛在天地王坡选煤厂粗煤泥改造工程中的应用
  • 3规模化CCUS−EOR项目技术经济性分析及启示
  • 4液压支架智能焊接车间制造执行系统研究与应用
  • 5不同装药结构对雷管起爆能力的影响研究
  • 6基于数字孪生的多功能煤矿四足机器人实验系统设计
  • 7水源热泵技术应用于深部矿井热害治理−以贵州锦丰金矿为例
  • 8空气重介质振动流化床对黑山露天矿细粒煤的分选效果研究
  • 9基于多传感融合的巷道三维空间映射
  • 10煤自燃过程特性及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24小时内最火

  • 1废弃矿井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研究现状与新设计构想
  • 2煤自燃初期低温氧化产热特性及关键结构演变特征
  • 3尾矿资源化利用现状及生态化利用研究进展
  • 4基于光/电催化重整的废弃塑料回收研究进展
  • 5可变气门正时对汽油-氨双燃料发动机燃烧与排放特性的影响
  • 6煤可可的科普之旅|带你了解煤矿含盐矿井水的完美蜕变
  • 7吐哈盆地大南湖煤田西段中侏罗世西山窑组古地理及聚煤模式
  • 8富氧燃烧气氛下废弃物衍生吸附剂脱汞及再生性能
  • 9煤矿地下空间生物质储能及地质保障
  • 10液滴在烟煤表面的润湿特性及驱动机制

24小时内最火

  • 1绿色矿山
  • 2绿色煤矿
  • 3郑传柏
  • 4崔少鹏
  • 5贺提库
  • 6李瑞敏
  • 7鲁光辉
  • 8齐月
  • 9陈新波
  • 10折小江

24小时内最火

  • 1中国煤炭学会
  • 2中国矿业大学 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 3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
  • 4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
  • 5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北京建筑大学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中心
  • 6 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 煤炭加工与高效洁净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7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 8 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 9 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国电电力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10 国能新疆化工有限公司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来对平台产品吐槽CCAJ有关的所有问题您都可以咨询,全天在线,欢迎反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