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稿 |《煤炭学报》2024年第10期“低碳热转化”专题

专题征稿


“低碳热转化”专题


能源领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主战场,能源需求持续增长和能源短缺是全世界面临的长期矛盾,大力发展化石能源清洁利用以及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等低碳能源,是促进能源体系清洁化和低碳化的内在需求。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举措。

为了响应国家双碳战略,推动节能减排和能源结构低碳化转型,展示我国学者为应对双碳目标在能源热化学转化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煤炭学报》组织策划了“低碳热转化”系列专题,并于202211月出版了“煤炭低碳热转化”专栏,获得较好反响。

在此基础上,《煤炭学报》特邀请清华大学吕俊复院士作为客座主编,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任强强研究员、哈尔滨工业大学赵义军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王学斌教授作为联合客座编辑,组织策划“低碳热转化”专题,以推动该领域科学研究的快速发展,专题拟于2024年第10期(正刊)刊出。



一、征稿主题

包含但不限于:

(1)固体燃料清洁燃烧技术;

(2)煤低碳清洁高效热转化利用与污染物控制;
(3)生物质/可再生能源利用;
(4)固体废弃物资源化、高值化利用;
(5)二氧化碳捕集、存储、利用与减碳技术。



、论文内容及质量要求


文章为具有原创性和前瞻性、未公开发表的学术研究论文,选题新颖,观点鲜明,资料翔实、准确、说服力强,要求具有较强的学术价值和交流价值,或反映所研究领域的先进水平及发展趋势;或反映最新科研成果的研究进展与实施情况。

文章格式请参考《煤炭学报》官网投稿指南下载中心煤炭学报》论文模板。



三、投稿方式


通过《煤炭学报》官网(http://www.mtxb.com.cn/)主页左侧“作者登录”进行投稿。投稿过程中请选择“低碳热转化”专题栏目。
为保持本刊的学术水平,专题来稿均将按照本刊审稿流程进行快速双盲评审。最终专题出版的稿件数量服从于来稿质量。


四、时间方式


截稿日期:2024630

出版日期:20241030

专题文章正式录用后即可网络首发。



五、版面费支付


为维持本编辑部的正常运行,通过专家评审登载的所有论文需按规定支付版面费。


六、联系方式


任强强
15201622647      renqiangqiang@iet.cn 

赵义军

15244602408      zhaoyijun@hit.edu.cn 
王学斌
13991108401      wxb005@mail.xjtu.edu.cn 
钱小静:
18515510535      qianxiaojing@chinacs.org.cn
客座主编简介

征稿 |《煤炭学报》2024年第10期“低碳热转化”专题

吕俊复,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锅炉技术开发研究,连续主持或参加了九五以来6个五年计划有关循环流化床燃烧方面的“863”计划、“973”计划和国家科技攻关/支撑/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多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现任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曾任国际能源署流化床转化技术委员会副主席、主席,第9、10届煤燃烧国际会议主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研究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教育部、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山西省等科学技术进步/发明一等奖10项。曾获第十三届光华工程科技奖。授权发明专利70余项;发表SCI/EI论文500余篇,主编著作5部。
客座编辑简介

征稿 |《煤炭学报》2024年第10期“低碳热转化”专题

任强强,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青年人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首批“中科院稳定支持基础研究领域青年团队计划”团队负责人,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低碳热转化国际研讨会”发起人与执行主席(2021、2023)。担任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清洁低碳发电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硅酸盐学会固废与生态材料分会理事、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洁净煤技术》、《水泥》等期刊编委,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煤炭学报》等期刊青年编委,《中国环境科学》青年编委会副主任委员;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45篇,申请/授权发明专利47件,制定行业标准1项。获得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等。


征稿 |《煤炭学报》2024年第10期“低碳热转化”专题


赵义军,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青年人才。担任《燃烧科学与技术》、《节能技术》、《洁净煤技术》等期刊编委,《煤炭学报》、《燃料化学学报》、《能源环境保护》、《新能源进展》等期刊青年编委,中国动力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燃烧学年会程序委员会委员,第四届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热能工程学科教学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能源与动力领域清洁燃烧技术的研究,包括零碳燃料燃烧、燃气轮机燃烧、富氧燃烧等。主持国家和省部级课题、企业合作课题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5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4项。 


征稿 |《煤炭学报》2024年第10期“低碳热转化”专题

王学斌,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A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负责人,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联合培养博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博士后。研究方向为清洁低碳燃烧与有机固废资源化处置,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期刊论文10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5篇,2021—2023年连续入选2%全球顶尖年度科学家榜单,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主持国家和省部级课题2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和荣誉5项。担任Frontiers in Energy Research期刊Associate Editor、《洁净煤技术》编委、《煤炭学报》青年编委、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青年通讯专家。


- END -



策划:吕俊复  任强强  赵义军  王学斌  钱小静
编辑:赵泽维
审核:张晓宁

联系我们

联系人:郭晓炜
邮   箱:guoxiaowei@chinacs.org.cn
网   址:www.mtxb.com.cn


关键词:煤炭学报 热转化 任强强 赵义军 王学斌 省部级

特别声明: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传煤”微信公众号,或点击“期刊群”免费获取科研论文

 
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传煤”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煤炭行业新鲜资讯,享全方位煤炭科技知识信息服务。
煤科热搜
版本:Bate 1.2

24小时内最火

  • 1中美CCUS技术发展与政策体系对比
  • 2三质体智能高频细筛在天地王坡选煤厂粗煤泥改造工程中的应用
  • 3液压支架智能焊接车间制造执行系统研究与应用
  • 4不同装药结构对雷管起爆能力的影响研究
  • 5规模化CCUS−EOR项目技术经济性分析及启示
  • 6基于多传感融合的巷道三维空间映射
  • 7煤自燃过程特性及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 8兰炭与秸秆混合燃料燃烧污染物排放和灰熔融性试验
  • 9东露天选煤厂原煤提运矿坑车辆计数识别研究
  • 10TBS粗煤泥分选机及应用

24小时内最火

  • 1废弃矿井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研究现状与新设计构想
  • 2煤自燃初期低温氧化产热特性及关键结构演变特征
  • 3尾矿资源化利用现状及生态化利用研究进展
  • 4基于光/电催化重整的废弃塑料回收研究进展
  • 5可变气门正时对汽油-氨双燃料发动机燃烧与排放特性的影响
  • 6煤可可的科普之旅|带你了解煤矿含盐矿井水的完美蜕变
  • 7吐哈盆地大南湖煤田西段中侏罗世西山窑组古地理及聚煤模式
  • 8富氧燃烧气氛下废弃物衍生吸附剂脱汞及再生性能
  • 9煤矿地下空间生物质储能及地质保障
  • 10液滴在烟煤表面的润湿特性及驱动机制

24小时内最火

  • 1绿色矿山
  • 2绿色煤矿
  • 3郑传柏
  • 4崔少鹏
  • 5贺提库
  • 6李瑞敏
  • 7鲁光辉
  • 8齐月
  • 9陈新波
  • 10折小江

24小时内最火

  • 1中国煤炭学会
  • 2中国矿业大学 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 3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
  • 4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
  • 5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北京建筑大学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中心
  • 6 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 煤炭加工与高效洁净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7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 8 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 9 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国电电力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10 国能新疆化工有限公司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来对平台产品吐槽CCAJ有关的所有问题您都可以咨询,全天在线,欢迎反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