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孙钧讲座暨孙钧学术思想研讨会在沪召开

2024年5月18日,孙钧讲座暨孙钧学术思想研讨会在同济大学隆重召开。会议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和同济大学共同主办,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党委书记、理事长何满潮院士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学会党委副书记李术才院士,副理事长周创兵院士,国际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学会中国国家小组执行主席朱合华院士,同济大学校长郑庆华院士,副校长石振明教授等领导嘉宾出席活动。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孙钧讲座暨孙钧学术思想研讨会在沪召开

何满潮理事长指出,孙钧先生是我国著名岩土及地下工程专家、地下结构工程力学学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曾担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一届、第二届理事会理事,第三届理事会理事长,国际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学会副主席暨中国国家小组主席。作为前辈领导人,孙先生始终关心和支持历届理事会的工作,并多次对学会发展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为学会初创及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基础并作出了重要贡献!

何满潮理事长从三个方面回顾了与孙钧先生之间印象深刻、终身难忘的故事。一是,孙钧先生虚怀若谷、春风化雨、诲人不倦、提携青年,作为一位教育家,他淳淳教导,引领青年科技工作者坚持科学研究要着眼国家发展需要和安全需要;二是,孙先生的学术成就不仅体现在理论上,三峡工程、南水北调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特别是国家南北大动脉全场2600公里的兰海高速公路的卡脖子工程-木寨岭隧道的技术难题的解决,都凝聚了孙先生的智慧和科技创新的力量。三是,孙先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睿智的人生经验和扎实的学识,全面地诠释了新时代教育家的真正涵义,是当之无愧的“大先生”。

何满潮理事长强调,我们要持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断学习和发扬孙钧先生爱国敬业的精神、广博精深的学识、虚怀若谷的胸襟、严谨勤奋的努力、德泽育人的品德。做好科学家系列讲座,贯彻“开放科学”理念,最大限度的将前沿科技成果和老一辈科学家学术思想推送给广大会员和青年学者,服务青年,服务未来,激发广大岩石力学科技工作者创新活力,鼓励青年人才敢于追求真理,永攀科技高峰!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孙钧讲座暨孙钧学术思想研讨会在沪召开

李术才院士和周创兵院士作为本次“孙钧讲座”的主讲人,分别做题为“隧道与地下工程不良地质预报与灾害控制”和“孔隙裂隙介质渗流-变形耦合效应及其控制”的报告。同济大学郑庆华校长致辞,朱合华院士主持讲座,来自相关高校、企业、科研院所200余名代表参加线下会议,2万1千多人次在线观看图文、视频直播。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孙钧讲座暨孙钧学术思想研讨会在沪召开

18日下午,来自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和同济大学的领导、嘉宾、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退休教师、孙钧先生生前的同事、弟子、地下系师生和兄弟单位的专家学者、校友100多人齐聚一堂,召开孙钧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进一步缅怀孙先生的杰出贡献,传承孙先生学术思想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孙钧讲座暨孙钧学术思想研讨会在沪召开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孙钧讲座暨孙钧学术思想研讨会在沪召开

活动现场摆放了孙钧先生生前出版的论文、著作,奖励证书和荣誉奖状、国内外学术会议的演讲照片等物品,细节的布置充分表达了对先生的思念怀念、敬仰之情。与会人员深情的回顾分享了与孙钧院士在校园、在工程现场、在实验室、在家里交往的故事和细节,仿佛孙钧先生又回到了大家的身边。与会代表表示,要长期学习、长期领悟、长期实践孙钧先生的学术思想,学习孙钧先生在科研上时刻瞄准学术前沿、坚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工作上爱国奉献、教书育人,提携青年,无私奉献的科学家精神。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孙钧讲座暨孙钧学术思想研讨会在沪召开

来源: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



关键词:力学与工程学 孙先生 学术思想 同济大学 何满潮 理事长

特别声明: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传煤”微信公众号,或点击“期刊群”免费获取科研论文

 
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传煤”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煤炭行业新鲜资讯,享全方位煤炭科技知识信息服务。
煤科热搜
版本:Bate 1.2

24小时内最火

  • 1低碳化现代煤基能源技术体系及开发战略
  • 2三质体智能高频细筛在天地王坡选煤厂粗煤泥改造工程中的应用
  • 3国有大型煤炭企业“7+1+1"智能矿山建设顶层设计与实践
  • 4氮氧化物与挥发性有机物协同催化净化进展
  • 5煤炭高效开采数智技术与成套装备研究及应用
  • 6水源热泵技术应用于深部矿井热害治理−以贵州锦丰金矿为例
  • 7西部煤矿立井钻井法智能化凿井关键技术装备研发与应用
  • 8东露天选煤厂原煤提运矿坑车辆计数识别研究
  • 9基于水化学指标的淮南煤田潘谢矿区矿井水源识别研究
  • 10小煤柱工作面随采过程中相邻采空区遗煤自燃特性研究

24小时内最火

  • 1废弃矿井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研究现状与新设计构想
  • 2煤自燃初期低温氧化产热特性及关键结构演变特征
  • 3尾矿资源化利用现状及生态化利用研究进展
  • 4煤可可的科普之旅|带你了解煤矿含盐矿井水的完美蜕变
  • 5基于光/电催化重整的废弃塑料回收研究进展
  • 6可变气门正时对汽油-氨双燃料发动机燃烧与排放特性的影响
  • 7吐哈盆地大南湖煤田西段中侏罗世西山窑组古地理及聚煤模式
  • 8富氧燃烧气氛下废弃物衍生吸附剂脱汞及再生性能
  • 9煤矿地下空间生物质储能及地质保障
  • 10液滴在烟煤表面的润湿特性及驱动机制

24小时内最火

  • 1端头三角区
  • 2采煤机技术发展历程
  • 3选煤厂成本
  • 4选煤
  • 5水煤识别
  • 6水煤
  • 7复杂软岩综采工作面风机巷一体化超前支护技术研究
  • 8清水营
  • 9井下 煤仓
  • 10煤仓

24小时内最火

  • 1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2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3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 4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5天津德通电气有限公司
  • 6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开采设计研究分院
  • 7陕西延长石油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 8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研究有限公司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开采研究分院
  • 9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能源与矿业学院 国家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 10 中煤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 煤矿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新疆煤炭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来对平台产品吐槽CCAJ有关的所有问题您都可以咨询,全天在线,欢迎反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