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煤“碳”索(十一)——首届“生物质低碳高值转化关键技术”学术沙龙将于2024年5月31日—6月1日在辽宁沈阳召开。会议以“碳索生物质能新质生产力,构建绿色航空发展新格局”为主题,搭建交流平台,共同探讨生物质低碳高值转化领域研究、研发与应用成果,交流科研难题,探讨应对策略,推动关键技术突破,现诚邀各相关单位积极组织参加。
主办单位:
《洁净煤技术》编辑部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承办单位: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辽宁省清洁能源重点实验室
辽宁碳中和协同创新研究院
学术支持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出版传媒集团
武汉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东南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中国民航大学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参与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北京天地融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电投东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烟台龙源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东北电力大学
沈阳化工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河南农业大学

开幕式


上午主会场

下午分论坛

杨海平 教授
专家简介:杨海平,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优秀青年项目获得者,2014—2023年连续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从事生物质制备绿氢、液体燃料以及碳材料研究。已在国内外能源领域权威学术刊物发表高水平论文300多篇,合作出版英文专著4部、主编教材2部,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国内外SCI他引20000余次,10余篇文章进入ESI高引。现任Fuel Processing Technology副主编,Energy Management and Conversion、Fuel以及《燃料化学学报》等国内外知名期刊编委;任国际燃烧学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常务理事。
报告摘要:生物质作为唯一的含碳可再生资源,其高效转化利用对“3060”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多种新能源耦合互补、生物质高效热解气化、高值化学品、绿色氢能、绿色碳材料、碳足迹等研究,建立热-质-化学场耦合作用机理以及产物协同调控机制,不仅实现生物质的高值、负碳利用,同时也将生物质与风、光电等有机结合,实现高效转化和长周期储能相融合,为未来能源的绿色、低碳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能。
陆 强 教授
专家简介:陆强,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优青、青拔。主要从事生物质等固体燃料和废弃物高效热转化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00余篇,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60余项,合作主编/参编著作/教材14部,主持/参与国际、行业和团体标准7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2)、河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第1)、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第2、第3)、中国专利优秀奖(两项第1)等奖励16项。
报告摘要:生物质热解高值利用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报告重点介绍生物质热解机理以及定向热解技术开发、装备研制及应用。从生物质基本组分热解反应机理研究出发,开发生物质热解过程定向调控制备高值平台化合物、功能碳材料等高值产品技术,实现生物质的热转化高值利用;同时研发适用于不同生物质的系列化热解多联产技术、核心反应器和成套装置,完成系统集成与工程示范。
张兴华 教授
专家简介:张兴华,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生物质烃类液体燃料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与工程化验证。开发了纤维素生物航油制备新工艺技术,研制了长寿命的加氢脱氧炼制催化剂,研建国际首套生物质水相催化生产航空燃料的中试系统。近年来主持中科院先导专项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10余项,发表SCI论文60余篇,获得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广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各1项。
报告摘要:可持续生物航油规模化替代使用是目前有效降低航空运输行业CO2排放、促进航空领域实现碳中和目标的主要方法。本报告总结了可持续生物航油的主要技术路线,介绍了油脂生物航油、木质纤维素生物航油关键技术的进展状态,在此基础上,对目前生物航油技术面临的挑战、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李 宁 研究员
专家简介:李宁,现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本科、硕士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先后在法国里昂催化与环境研究所、美国马萨诸塞大学进行博士研究。2010年8月作为所百人计划引进人才加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主要从事木质纤维素催化转化合成航空燃料和能源化学品的研究。在Joule、Angew. Chem., Int. Ed.、Nature Commun.和AIChE J.等催化和化工领域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
报告摘要:随着目前全世界对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以廉价易得的农林废弃物主要成分——木质纤维素为原料通过催化转化合成可再生航空燃料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兴趣。在李宁研究员的报告中,将介绍其团队近年来在以纤维素、半纤维素以及木质纤维素平台化合物为原料通过催化转化合成以JP-10、十氢化萘和烷基化全氢茚为代表的高密度航空燃料的研究工作。
杨晓军 教授
专家简介:杨晓军,中国民航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民航组织航空环境保护委员会专家,中国民航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智库)专家,中国航协环境保护委员会、燃油分会委员。参与国际民航公约附件16卷I、卷II、卷III和卷IV的制定与维护工作,参与CCAR-34、CCAR-36及可持续航空燃料相关标准制定,主持可持续航空燃料相关科研项目2项。获中国民用航空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
报告摘要:可持续航空燃料是民航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但还面临原料、工艺、安全性认证、可持续认证和价格5个方面的挑战,基于我国资源禀赋,能源植物是最适合的原料来源,需要在可持续航空燃料技术自主研发基础上,结合国产航空装备,创新认证标准,应用系统思维全产业链地推动可持续航空燃料产业发展。
任强强 研究员
专家简介:任强强,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级青年人才,首批“中科院稳定支持基础研究领域青年团队计划”团队负责人、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低碳热转化国际研讨会”发起人与执行主席(2021、2023)。担任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清洁低碳发电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硅酸盐学会固废与生态材料分会理事、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煤炭学报》等期刊青年编委,《洁净煤技术》、《水泥》等期刊编委,《中国环境科学》青年编委会副主任委员。获得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青年突出贡献奖等。
报告摘要:双碳目标下煤炭的原料属性将会获得更大的发展,煤化工固废的处理技术与装备已成为我国能源技术装备短板,作为一种超低挥发分含碳固废,其低碳高效利用难度大。针对煤气化灰渣反应活性低、难以利用问题,报告提出了基于燃前活化反应调控的循环流化床焚烧工艺,并介绍了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廖玉河 研究员
专家简介:廖玉河,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持国家高层次人才青年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主要从事转化生物质制取高值化学品和先进液体燃料、二氧化碳转化、工业催化等方向的应用基础研究工作,在Science等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申请/授权多项国际专利。
报告摘要: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作为一种可再生碳资源,可用于制备液体燃料、化学品和材料。但该类生物质具有组分多、结构复杂且反应活性高等特点,其高值化利用存在诸多挑战。选择性分离生物质组分是实现高值化利用此类生物质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报告将从生物质的分子结构出发介绍如何选择性分离转化生物质并将其定向转化至高值化学品。
(1)开放征集青年科学家报告,欢迎高校、科研院所、相关企业从事科学研究或技术研发相关工作的代表报名参加,每人15min汇报+5min提问讨论。会议为报告人颁发证书。
(2)开放征集研究生报告,12min汇报时间+3min讨论时间。会议为报告人颁发证书。
(3)开放征集会议墙报,参会代表可通过墙报交流研究成果。墙报采取“线上+线下”双浏览模式,参会代表可在6月1日下午茶歇时进行墙报讲解。电子版墙报请发送至邮箱:baiyana8023@163.com
墙报尺寸要求格式为0号纸(1200mm×900mm),请在参会前提前设置好墙报尺寸并进行打印,届时会场会提供专门的墙报架子并进行安放。
请于2024年5月30日前点击下方小程序报名,填写以上事项。

1)会议针对研究生报告设立“碳索·优秀研究生报告”,并颁发证书。
2)会议特设“碳索·优秀墙报”,由专家评审委员会与参会代表投票评选。获奖作者可优先在《洁净煤技术》刊发相关科研成果。
为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本次沙龙收集生物质低碳高值转化关键技术及转化应用,并于现场设置科研成果展示。
会议注册费:880元/人
会议缴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缴费。

请参照以下链接
会议开票:请务必添加客服微信开发票,请扫描二维码,下载会议费回执单
请填写开票信息,粘贴付款信息截图。参会代表请添加客服微信,请将截图发送给客服。后续统一邀请入会议群
订房时请告知参加“洁净煤碳索11”,由于房源比较紧张,请各位代表尽快订房。
沈阳沈北大学城希尔顿欢朋酒店(沈阳沈北新区七星大街6号)
舒适房349元,高级房389元,豪华房429元,均包含两份早餐。
联系人:王龙达 13166662673

《洁净煤技术》编辑部 白娅娜 13810006472(同微信)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李秉硕 18040034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