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煤“碳”索(十一)——首届“生物质低碳高值转化关键技术”学术沙龙在辽宁沈阳成功召开

2023年5月31日—6月1日,由《洁净煤技术》编辑部、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共同主办、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辽宁省清洁能源重点实验室、辽宁碳中和协同创新研究院承办的洁净煤“碳”索(十一)——首届“生物质低碳高值转化关键技术”学术沙龙在辽宁沈阳成功举办。本次会议主题为“探索生物质能新质生产力,构建绿色航空发展新格局”,共吸引来自中国矿业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出版传媒集团、华中科技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民航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东北电力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北京天地融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沈阳化工大学、沈阳工程学院和烟台龙源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20余家高校和企事业单位的300余名师生参会。
会议开幕式由《洁净煤技术》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解强教授主持并致辞,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卫海桥教授致欢迎辞,《洁净煤技术》“生物质&固废低碳清洁利用”专题客座主编、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杨天华教授介绍了《洁净煤技术》“生物质&固废低碳清洁利用专题”的策划背景与出版情况。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李润东教授出席活动。
华中科技大学杨海平教授通过多种新能源耦合互补、生物质高效热解气化、高值化学品、绿色氢能、绿色碳材料、碳足迹等研究,建立热-质-化学场耦合作用机理以及产物协同调控机制,为未来能源的绿色、低碳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能路径。
华北电力大学陆强教授重点介绍生物质热解机理以及定向热解技术开发、装备研制及应用,开发生物质热解过程定向调控制备高值平台化合物、功能碳材料等高值产品技术,实现生物质的热转化高值利用;研发适用于不同生物质的系列化热解多联产技术、核心反应器和成套装置,完成系统集成与工程示范。
东南大学张兴华教授总结了可持续生物航油的主要技术路线,介绍了油脂生物航油、木质纤维素生物航油关键技术的进展状态,在此基础上对目前生物航油技术面临的挑战、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宁研究员介绍其团队近年来在以纤维素、半纤维素以及木质纤维素平台化合物为原料通过催化转化合成以JP-10、十氢化萘和烷基化全氢茚为代表的高密度航空燃料的研究工作。
中国民航大学杨晓军教授针对民航行业原料、工艺、安全性认证、可持续认证和价格五方面的挑战,提出需在可持续航空燃料技术自主研发基础上,结合国产航空装备,创新认证标准,应用系统思维全产业链地推动可持续航空燃料产业发展。
在圆桌讨论环节,与会专家围绕生物质应用开发的经济性、存在的现实问题及其他具体问题给出了专业、中肯的意见。
现场气氛热烈

下午青年科学家论坛及研究生报告环节分别由东南大学张兴华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刘志丹教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宁研究员、浙江大学王凯歌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任强强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廖玉河研究员主持。特邀报告中,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任强强研究员针对煤气化灰渣反应活性低、难以利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燃前活化反应调控的循环流化床焚烧工艺,介绍了关键技术研究进展。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廖玉河研究员从生物质的分子结构出发介绍如何选择性分离转化生物质并将其定向转化为高值化学品。
论坛及报告环节,共计18位青年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与参会代表进行了充分交流。主持人为青年学者颁发邀请报告证书。
本次学术沙龙采用线下会场与云端报告同步进行的方式,通过《洁净煤技术》官方视频号直播,与多家媒体联动,共吸引8.5万余人次关注。至此,“洁净煤‘碳’索”系列学术活动已服务逾63万人次。
关键词:生物质 杨天华 研究员 洁净煤技术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张兴华
特别声明: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传煤”微信公众号,或点击“期刊群”免费获取科研论文
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传煤”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煤炭行业新鲜资讯,享全方位煤炭科技知识信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