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经验”栏目致力于提炼已发表科研成果中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并尽可能提供科研人员联系方式,以便更好服务生产。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张幼振研究员课题组基于巷道围岩治理的施工特点,提出了巷道底鼓机械化治理的技术思路和机械化施工系统的配置原则(详情请点击这里)。巷道底鼓机械化治理中,各机械设备单体除了完成自身的任务外还须考虑各机械设备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协调等。
陕西彬长矿区某矿305回采工作面进风巷底板为灰黑色泥岩,岩石强度较低,且部分区域节理发育,呈区块状结构,遇水易膨胀,属膨胀性泥质底板。在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的作用下,进风巷底鼓严重,底板鼓起量最多达1.5 m。剧烈的底鼓制约着巷道的运输通行能力,导致采面通风效果不佳,端头液压支架高度不够,直接影响回采工作面的正常推进。
该进风巷为矩形断面,巷道底鼓治理前高度仅为2.5 m左右,需治理恢复至设计高度(3.5±0.2)m。巷道左侧布置有水渠,右侧布置有电缆、瓦斯抽采管等管线,前方铺设有钢轨及设备列车,后方有端头液压支架对顶板进行支护。此外,巷道顶板间断分布有大量长200~300 mm的锚索外露端,巷道条件对机械化治理作业设备要求较高,要同时满足外形尺寸小,解体性好,功能齐备等要求。根据现场工程目标及条件,该底鼓机械化治理工程配备可以满足狭小空间作业需求的WPZ-55/50L型巷道修复机1台,及布置在巷道修复机卸料溜槽下端的SGB320/18.5型刮板输送机1部,完成对巷道鼓起底板的高效挖掘及渣料转运。
现场底鼓治理施工示意
井下现场工业性试验时间为40 d,累计底鼓治理进尺约480 m,施工宽度约5.0 m,挖底厚度0.8~1.2 m,平均挖底效率2.5 m/h。相较于人工作业,每天减少施工人员10名,并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保证了该矿305回采工作面的正常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