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受载褐煤孔隙结构可压缩性与渗透率的相关性试验研究
  • 70
  • 18
  • 作者

    马衍坤胡明烨张曦杨文旺颜泽文张珍

  • 单位

    安徽理工大学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安徽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 摘要

    为分析褐煤受载孔隙结构可压缩性与渗透率的相关性,采用单轴压缩在线核磁共振测试方法,测试得到了褐煤受载过程T2图谱演化曲线及其渗透率,研究了不同应力水平下褐煤孔隙结构的可压缩性系数与渗透率的关系。根据T2图谱计算发现,褐煤内小孔、中孔、大孔的占比分别为50%~60%、20%~30%、5%~20%,其中小孔可划分为吸附孔,中孔和大孔可以划分为渗流孔。在褐煤受载破坏的全过程中,煤体孔隙变化主要集中在渗流孔,吸附孔虽占比超过50%,但对于煤体宏观变形的贡献几乎可以忽略。渗流孔的可压缩性较强,可压缩系数变化值达到0.07~0.23,而吸附孔的可压缩系数变化值仅为0.01~0.02。煤体的渗透率变化趋势与渗流孔可压缩系数Cp变化趋势一致,相关系数均大于0.893,煤体骨架的可压缩性与渗流孔可压缩性的线性关联证明了煤体渗透率随应力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渗流孔。

  • 关键词

    褐煤可压缩性渗透率孔隙结构

  • 文章目录

    0引 言
    1试验方法
    1.1试样制备
    1.2试验系统
    1.3试验步骤
    2结论
    2图谱演化特征'>2.1受载过程煤体的T2图谱演化特征
    2.2孔隙体积演化
    3讨论
    3.1孔隙的可压缩性特征
    3.2渗流孔应力敏感性与渗透率的关系
    3.2.1相关程度
    3.2.2渗透率与可压缩性的联系
    3.3三维成像分析
    4结 论

  • 引用格式
    马衍坤,胡明烨,张曦等.受载褐煤孔隙结构可压缩性与渗透率的相关性试验研究[J/OL].煤炭科学技术:1-8[2023-10-27].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2402.TD.20231025.1614.006.html
  • 相关文章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