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鄂尔多斯盆地延安组富油煤和含油煤生烃特征差异及其成因
  • 14
  • 作者

    郑瑞辉 鲍园 张楠 薛交 李嘉

  • 单位

    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西安科技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西安科技大学煤炭绿色开采地质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集团上湾煤矿

  • 摘要
    富油煤的油气资源属性为立足国内增加油气供给提供了新的方向,生烃动力学特征是决定富油煤原位热解改质潜力和温度条件的关键因素,但富油煤与含油煤热解生烃特征差异及造成差异的成因尚不明确。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黄陇侏罗系煤田延安组富油煤和含油煤为例,在两类煤生烃动力学特征、煤岩与煤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基础上,分析了富油煤和含油煤生烃特征差异性及有机、无机物质组成差异对两类煤生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延安组富油煤和含油煤的有机质类型均为Ⅱ2型,整体处于低成熟阶段;富油煤有机显微组分中高的镜质组和类脂组含量使其生烃潜力明显高于含油煤。延安组富油煤的生烃活化能主频值(260~380 kJ/mol)相对较低且集中,生烃过程具有门限阈值低、转化周期短的特征;含油煤的生烃活化能主频值(330~470 kJ/mol)相对较高且离散,生烃过程具有门限阈值高、转化周期长的特征。延安组富油煤和含油煤的生烃过程及其特征受煤岩和煤质特征、古沉积环境和母质来源构成以及放射性元素的综合影响,富油煤和含油煤的生烃活化能主频值和分布的离散程度随有机显微组分中类脂组和镜质组含量的增大、沉积环境还原性的增强、母质来源中低等水生生物占比及陆源有机质中针叶树树脂含量的增大而降低,随有机显微组分中惰质组含量的增大、水分和粘土矿物含量的增大以及放射性元素铀、钍含量的增大而增大。
  • 关键词

    富油煤含油煤地球化学特征生烃特征延安组

  •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样品采集与实验/计算方法
    2.1 样品采集
    2.2 实验测试
    2.2.1 基本性质测试
    2.2.2 热模拟实验及生烃动力学参数求取
    2.2.3 分子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2.2.4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地球化学特征对比
    3.2生烃动力学特征对比
    3.3生烃特征差异的成因分析
    3.3.1 有机显微组分和煤质特征的影响
    3.3.2 古沉积环境和母质来源的影响
    3.3.3 放射性元素的影响
    4 结论
  • 引用格式
    郑瑞辉,鲍园,张楠,等.鄂尔多斯盆地延安组富油煤和含油煤生烃特征差异及其成因[J/OL].煤炭学报,1-13[2025-02-21].https://doi.org/10.13225/j.cnki.jccs.2024.1160.
  • 相关文章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