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生物炭对煤矿区复垦土壤微生物固碳潜力的促升机制
  • 15
  • 作者

    马静 邹铭 骆占斌 朱燕峰

  • 单位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矿业大学矿山生态修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摘要
    生物炭对贫瘠土壤质量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但生物炭对煤矿区复垦土壤理化性状、酶活性及多样性的影响尚不清晰,尤其是微生物固碳潜力的促升。本研究将3种不同秸秆源生物炭(水稻秸秆、小麦秸秆和玉米秸秆)施入到矿区复垦土壤中,测定不同浓度生物炭添加对复垦土壤理化、酶活性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分析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固碳功能基因等变化。主要结论如下:(1)生物炭添加处理组土壤pH、电导率、铵态氮、硝态氮、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均有所增加(P<0.05),β-葡萄糖苷酶(BG)、纤维二水解酶(CBH)和亮氨酸氨基肽酶(LAP)的活性得以提升,而β-N-乙酰基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的活性降低。(2)生物炭添加提高了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的相对丰度(P<0.05),降低了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的相对丰度。同时降低了真菌中子囊菌门(Ascomycota)的相对丰度,显著提高了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的相对丰度(P<0.05)。三种生物炭处理增强了细菌网络复杂性,但对真菌网络复杂性并未产生显著影响。(3)水稻秸秆、小麦秸秆、玉米秸秆等不同生物炭处理的碳库管理指数分别提升了4.7%、4.8%、24.0%。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生物炭组的固碳功能基因CBBL绝对丰度均显著提高(P<0.05),其中玉米秸秆处理的固碳功能基因PMOA绝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生物炭添加显著提高了环境因子与固碳功能基因、碳库管理指数的相关性,微生物是调控土壤固碳潜力的主控因子,为未来矿山生态修复固碳增汇提供了科学依据。
  • 关键词

    复垦土壤生物炭微生物群落功能基因固碳潜力

  • 文章目录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样品采集及处理
    2.2.1 实验设计
    2.2.2 土壤理化性状和酶活性
    2.2.3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测定
    2.2.4 土壤有机碳组成与碳固定功能基因
    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土壤理化性状和酶活性特征变化
    3.2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共现网络
    3.3复垦土壤固碳潜力变化
    3.4 复垦土壤理化性状、酶活性和微生物固碳潜力之间的互作关系
    4 讨论
    4.1生物炭添加对矿区复垦土壤微环境的影响
    4.2生物炭添加对复垦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4.3生物炭添加对复垦土壤微生物固碳潜力的促升机制
    5 结论
  • 引用格式
    马静,邹铭,骆占斌,等.生物炭对煤矿区复垦土壤微生物固碳潜力的促升机制[J/OL].煤炭学报,1-19[2025-02-21].https://doi.org/10.13225/j.cnki.jccs.XH24.1494.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