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矿震对含气煤样力学及渗流特性影响规律研究
  • 23
  • 作者

    穆海龙 孟上九 王淼 秦艺峰

  • 单位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重点实验室地震灾害防治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科技大学矿业工程学院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 摘要
    矿震频发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严重威胁,经调研表明矿震后易引发瓦斯灾害,呈现“先震后灾”特征,为矿震作用下瓦斯灾害预警提供了可能,但矿震作用诱发瓦斯灾害渗流规律不清。考虑煤体应力环境及瓦斯灾害发生原理,基于矿震波形特征分析,采用自主设计的动态三轴加载渗流试验系统,引入循环应力比(CSR)来模拟矿震作用特征,同时考虑了动载频率和气体吸附压力,设计了动静组合加载方式,研究了动载作用下含气煤样的力学、微观孔隙及渗流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动载加载阶段煤样残余应变随振次开始快速增大后逐渐趋于平缓,煤样渗透率随动载频率和CSR的增大呈指数函数增大,而与初始吸附气体压力呈负指数函数变化,且CSR对煤样力学和渗透率影响最显著;损伤后的含气煤样峰值强度和弹性模量与动载频率、CSR、气体吸附压力均呈负相关关系,在CSR=0.75时峰值强度和弹性模量劣化率达到最大,分别为15.3%和68.2%,损伤变量为0.68;利用CT扫描和三维重构技术,得到煤样加载前后孔隙体积变化的定量表征,不同CSR加载下孔隙总体积最大增大到初始状态的7倍,分析了动荷载对煤样孔隙度的影响特征,解释了矿震动应力对煤体孔裂隙发展、渗流特征及损伤变形的作用特征及相关关系。研究可为矿震作用下深部煤岩瓦斯动力灾害的机理揭示及灾害预警提供支撑。
  • 关键词

    矿震循环应力比(CSR)残余应变渗透率CT扫描

  • 文章目录


    0引言
    1矿震模拟技术及试验方案
    1.1瓦斯灾害发生原理
    1.2模拟方法与装置
    1.3加载方法及试验方案
    1.4煤样制备及试验过程
    2动载阶段煤样动力学及渗流特性
    2.1残余应变
    2.2渗流量特征
    2.3渗透率变化规律
    3矿震作用后煤样力学特性衰减规律
    3.1峰值强度
    3.2弹性模量
    3.3损伤变量
    4 矿震作用后煤样孔隙特征
    4.1CT扫描
    4.2三维重构
    4.3孔隙变化特征
    4.4孔隙变化机理解释
    5结 论
  • 引用格式
    穆海龙,孟上九,王淼,等.矿震对含气煤样力学及渗流特性影响规律研究[J/OL].煤炭学报,1-15[2025-02-21].https://doi.org/10.13225/j.cnki.jccs.2024.1316.
  • 相关文章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