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一直是影响矿井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化开采的关键问题。近年来,随着地质探测技术的不断进步,很多新技术为隐蔽致灾因素的精准探测和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持。编辑部整理了相关技术进展和应用案例,旨在汇聚前沿科技与应用实践成果,促进学术互动与技术革新。

    类别:煤田地质与勘探  来源:煤田地质与勘探
    3776
    1244
  • 煤层气开发具有保障煤矿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和提供低碳能源的“一举三得”作用。经过40多年的理论技术研究与生产实践,取得了显著进展,但长期存在单井产量低、开发效益差等难题。鄂尔多斯盆地东缘通过“勘探评价+先导试验”,实现了埋深大于1500m的深部煤层气水平井日产量超10亿m³,突破了深部煤层气“效益开发”一直是公认的“禁区”和世界难题,促使全国煤层气资源从36.81万亿m³有望翻翻到70多万亿m³,展示了广阔的开发前景。与此同时,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创新提出深部煤层气勘探开发一系列理论与技术,带动煤层气产业进入全新发展阶段,为提升煤层气产业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中的价值和助力实现“双碳”目标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为系统梳理和总结近年来煤层气产业发展过程中取得的理论与技术创新成果,《煤炭科学技术》在2025年3期精心策划出版“中国煤层气高效开发关键技术与实践”专题。专题面向国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油气田和煤炭企业的专家和科研人员征集论文。征稿通知发布以来,得到学术界和产业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响应,收到来稿95篇,经编辑部组织专家严格评审,遴选了31篇高水平论文发表。

    专题论文围绕产业发展、地质理论、增产技术和工程实践四大核心方向,全面梳理国内外煤层气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与丰富实践经验,为整个行业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前沿视角与技术指引。产业前景展望板块,紧密结合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趋势,深入探讨主体技术基础、资源评估、经济评价、商业化模式以及投资决策等关键问题。研究成果既能帮助企业优化开发策略,提升市场竞争力,又能为政府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政策提供重要参考。地质理论进展板块,深入剖析煤层气赋存机理、储层物性特征及成藏模式,精准揭示裂缝发育、地应力场及地球化学作用对煤层气富集成藏的控制机制。为煤层气高效勘探开发筑牢了坚实的理论根基,也为深部煤层气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增产技术对策板块,涵盖储层改造、精细压裂、微尺度裂缝预测、新型增产措施等关键技术。对促使煤层气开发从传统经验模式向精细化、智能化转型,有效提高采收率,降低开发成本,增强深部和复杂煤层气资源开发的经济可行性提供了借鉴。开发工程实践板块,涉及压裂改造、井型优化、排采模式及共采技术等多个方面。为煤层气开发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为未来煤层气工程优化升级和规模化推广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不容忽视的是,煤层气开发依旧面临诸多挑战,诸如深部煤层气储层改造难度大、排采优化复杂、经济性提升困难等。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产业的持续升级,我们坚信,煤层气产业必将朝着更加高效、绿色、低碳方向蓬勃发展。本专题的出版,期望能够为煤层气行业理论研究者、工程技术人员以及管理决策者提供有益参考,携手推动煤层气2030年实现“年产300亿m³”、迈向“千亿方大产业”目标新征程。

    衷心感谢各位专家学者为专题撰稿!感谢评审专家对专题稿件的评审工作!衷心感谢编辑部老师为专题付出的辛勤劳动!还要特别感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石油煤层气公司和煤层气开发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单位给予专题的大力支持!

    祝愿《煤炭科学技术》越办越好!

    类别:煤层气 , 煤炭科学技术  来源:煤炭科学技术
    158
    2
  • 类别:智能矿山  来源:智能矿山
    168
    88
  • 定向钻进技术作为现代钻探领域的重要技术手段,正以其高效、精准的特点,在资源勘探、能源开发、地质灾害防治等诸多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期虚拟专题聚焦定向钻进技术及其应用,旨在汇聚前沿科技成果,促进学术交流和技术进步。

    类别:采矿 , 煤田地质与勘探  来源:
    4054
    1798
  • 今天是第33届“世界水日”,在全球聚焦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背景下,中国煤科西安研究院作为我国矿井水的专业研究机构,一直在深耕探索,不断创新!让我们一起了解西安研究院如何以创新之钥,打开矿山与生态的共赢之门。
    《煤田地质与勘探》编辑部整理出近几年刊发的矿井水害防治、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相关论文,供大家参考学习交流。

    类别:煤田地质与勘探  来源:煤田地质与勘探
    4221
    1508
  • 在全球碳中和目标与循环经济转型的驱动下,厌氧创新技术的革新正成为破解有机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难题的核心路径。随着微生物学、材料科学和过程工程等学科的交叉融合,深化了对厌氧过程物质转化与能量传递的认知,并提出了可工程化的创新方案。《能源环境保护》编辑部整理了2024年已发表的8篇关于厌氧创新技术与资源化应用的论文作为虚拟专题,以期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类别:环境保护  来源:能源环境保护
    981
    32
  • 《矿业科学学报》,双月刊,创刊于2016年,是由教育部主管,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主办,煤炭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综合性中文学术期刊。

    类别:地质 , 安全  来源:矿业科学学报
    511
    22
  • 为激励科研创新,繁荣学术交流,鼓励更多高水平创新成果发表在祖国大地上,依据选题重要性、内容创新性、方法科学性、成果影响力等多个维度,结合中国知网被引量、下载量等数据,经严格评审,评选出《洁净煤技术》2023—2024年度高影响力论文Top20,恭喜入选论文作者,同时感谢各位专家学者对本刊的大力支持。

    类别:洁净煤技术  来源:洁净煤技术
    19731
    8555
  • 《洁净煤技术》编辑部筛整理了近期刊发的部分“光煤互补”虚拟专题文章,供广大学者借鉴。扫描二维码可获取全文,点击最下方阅读原文可获取所有文章。

    类别:新能源 , 洁净煤技术  来源:洁净煤技术
    20003
    11457
  • 近些年,“她力量”已撑起科研“半边天”,在煤炭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女性科学家们,她们的力量为学术领域的海洋激起的不平凡的浪花,于期刊发展的道路上也在贡献自己的力量。
    煤炭行业知识服务平台聚焦煤炭行业中的女性科学家,盘点2022—2025年部分女科学家的论文。

    类别:其他  来源:中国煤炭行业知识服务平台
    87863
    51613
 1 2 3 4 5 6 7 8下一页尾页
今日专家
亮点论文

— 热点文章 —我国选煤工业和技术的发展服务选煤行业,推动技术进步题目我国选煤工业和技术的发展作者程宏志1,2 男,满族,河北三河人,博士,研究员,从事科研和管理工作。...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