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气体二氧化碳(CO2)是诸多化学反应的最终产物。其过量排放加剧了全球平均气温的上升,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如何高效转化利用CO2,将其变废为宝,是能源化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
为全面展示我国煤炭行业青年学者的最新原创科技成果,鼓励我国煤炭行业青年科学家把更多的代表性科研成果发表在祖国大地上,助力青年科学家成长成才,《煤炭学报》编辑部于2021年第2期组织策划了“新锐科学家”特刊,专题稿件覆盖煤炭安全绿色开采、智能矿山建设、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等方向。
能源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始终是我国面对的重大议题之一。虽然各地区在能源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区域发展差异显著,区域内存在不同类型的矛盾和问题。因此,必须因地制宜推进能源革命。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不断探索研究生态社会建设与消费理念相渗透、生态工业建设与城镇生态相融合、生态农业建设与乡村生态相协调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径,聚焦研究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布局和固体废物分类资源化利用等战略。党的“十九大”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时代,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快车道,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成就。
我国矿产资源"大而不强",远远落后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未来10年是我国由矿产资源大国走向矿产资源强国的关键阶段,建设矿产资源强国是当前我国面临的重要发展问题。
发展洁净煤技术,实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一直是全球关注的重点,煤炭是我国长期以来最重要的一次能源。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 年我国煤炭消费总量达到 2.74×10-9 t 标准煤,占能源消费总量的 59%。燃煤发电在我国电力结构中具有重要基础地位,预计到 2030年燃煤发电占比仍将达到约 50%。然而大规模、高强度的煤炭开发利用,一方面造成了我国一些重要产煤区水资源与地表生态破坏;另一方面也引发了诸多地区大范围煤烟型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与此同时,我国是全球最大的 CO2 排放国,其中燃煤引起的 CO2 排放占我国化石燃料排放总量的 80% 左右。洁净煤技术的发展对于促进我国煤基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治理大气污染及应对气候变化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专题来源于《煤田地质与勘探》2018—2020年刊登的系列成果。
《露天采矿技术》创刊于1985年,月刊。封面文章涵盖了露天采矿技术生产方面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成果以及露天矿安全生产方面的先进管理理念、经验、创新方法等最新研究成果。
本特刊共有论文30篇,来源于《煤炭科学技术》2021年第1期,是系统了解煤炭科技发展前沿的学习宝库。
煤层气开发过程中,当煤粉滞留在裂缝中的孔道内,会逐渐降低裂缝的导流能力,使煤层气井产能过早出现衰减现象。另一方面,煤粉在井内沉积聚集或进入排采系统,会导致埋泵和卡泵,影响煤层气的连续开采。可以说煤粉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煤层气开发的主要难题之一。
本专题汇集了煤粉产出机理、流动特征、煤粉浓度与地质因素的关联、基于超分子膜的煤粉控制方法等研究成果。
一研究背景 传统的机械故障诊断方法十分依赖信号处理和专家经验,很难自主挖掘海量数据中的有效信息。本文将深度学习算法应用到矿井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中,基于...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