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 作者(Author):李长升, 汪诗烨, 李延铭, 张成喆, 袁 野, 王国仁

    摘要(Abstract):北京理工大学李长升教授团队从训练数据逆向还原、模型结构反向推演、模型缺陷分析等角度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建立了反向智能的抽象定义及其分类体系. 同时, 在反向智能的基础上, 将机器学习安全作为应用对其进行简要归纳. 最后探讨了反向智能研究当前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建立反向智能的理论体系, 对于促进人工智能健康发展极具理论意义.
  • 作者(Author):李术才,李利平,孙子正,刘知辉,李梦天,潘东东,屠文锋

    关键词(KeyWords):地下工程,定向钻,地面注浆,钻注一体化装备,注浆技术

    摘要(Abstract):定向钻技术起源于石油钻井工业,经多年发展已拓展至隧道工程地质勘察及灾害处置、煤矿底板含水层改造、蓄能电站抽水通道施工、市政管道铺设等多个领域。地面注浆技术结合定向钻长距离精准穿越的优势,可实现地下工程不良地质高效预加固与灾害安全处置,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系统综述了定向钻注装备技术的发展历程、研究现状和待突破关键技术。首先,介绍了定向钻与地面注浆技术的发展历程;其次从重大科研项目、学术论文、授权专利以及工程实践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总结。结果表明:我国现阶段定向钻注技术总体已达到自主化、实用化的国际先进水平,但在千米级长距离快速钻进、复杂地质条件精准导向、地下工程精准注浆处置等核心技术方面仍存在“卡脖子”难题。面向战略性重大工程建设需求,提出了超长距离定向钻注一体化装备“预报、钻进、注浆、检测”四大功能模块,围绕随钻感知预报、快速钻进与卡钻预测、精准导向技术、远距离凝胶可控注浆材料、稳压控制分段注浆工艺、随钻检测系统六方面,开展了分析与讨论,可为我国定向钻注一体化装备技术发展和地下工程灾害防控提供参考。
  • 作者(Author):窦立荣, 王作乾,郜峰, 刘小兵

    关键词(KeyWords):能源霸权,国际油气合作, 一带一路,石油公司,多能融合发展,风险基金

    摘要(Abstract):美国是现代石油工业奠基者,推动世界油气发展,通过石油公司的全球布局,牢牢掌控北美“后院”,虎视眈眈南美“前院”。二战后,美国历经70年的探索布局,实现了能源独立,开启了能源霸权。文章在回顾美国石油工业发展史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跨国油气勘探开发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方面的作用:(1)通过国际市场运作海外份额油气回国保供,担负起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责任;(2)开展油气合作,夯实我国油气战略通道沿线的上游资源基础,成为支撑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主力军,有效降低了我国油气综合对外依存度。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大背景下,文章针对全球地缘政治复杂多变、“双碳”目标下的能源转型、中美全面博弈等诸多挑战,提出了相关启示与建议,为中国国有石油公司“走出去”、进一步分享全球油气资源、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供参考。
  • 作者(Author):王安建,王春辉

    摘要(Abstract):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后期向现代化建设跨越的关键发展阶段,能源资源支撑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当今世界正面临冷战结束以来前所未有之大动荡。欧洲正在发生的政治、军事危机加速了世界地缘政治版图变革,深刻影响着全球能源资源供需与贸易格局。现今全球石油天然气资源供需“四圈两系”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清洁能源矿产供应链竞争日趋紧迫。除煤炭和稀土等能源资源外,中国重要能源资源国内供应严重不足、海外来源单一和输运通道受制于人的三大安全短板一直没有得到显著改善。大国竞争背景下,国际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因素正在增加,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将趋于更加复杂。文章就提高国内能源资源供应弹性、科学规划境外能源资源开发布局、积极推动能源资源全球治理,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 摘要(Abstract):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峰、副研究员罗能超团队与的里雅斯特大学教授Paolo Fornasiero团队合作,在光催化生物质制氢方面取得新进展。团队提出一种“C-
  • 作者(Author):张赛男,王瑜

    关键词(KeyWords):采矿, 课题分析, 文献计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摘要(Abstract):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支持我国采矿行业基础研究的重要基金来源。“十三五”( 2016—2020 年) 期间是我国矿业发展 的重要上升期。本文以文献计量可视化和知识图谱的方法,对 2016—2020 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内容及产出文章进行分 析,从项目类型、时间趋势、重点项目、关键领域、以及研究热点等方向,总结了采矿领域近年来的科研发展情况。可知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对于采矿行业领域的资助总体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共资助各类采矿相关科研项目 1 936 项,资助总金额达到 10. 32 亿元,研究主题主要分布在海底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采矿方法研究与创新、采矿权管理与价值评估、露天矿山开采工 艺研究、矿山环境污染与综合治理保护、采矿工程问题数值模拟研究与分析等领域。
  • 作者(Author):孙建强,张莘,刘羽

    关键词(KeyWords):土壤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分析,研究队伍,科学属性

    摘要(Abstract):研究分析了 2022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土壤学的项目受理与资助情况,以环境地球科学学科土壤 学有关的 D0701 环境土壤学、D0709 基础土壤学、D0710 土壤侵蚀与土壤肥力等三个二级申请代码为重点, 对面上、青年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和重点等类别的项目 的申请、受理、评议、资助立项、研究队伍、分类属性、关键词数据云等方面进行了统计与分析,旨在为 今后的相关申请提供参考。
  • 作者(Author):谢湘宁

    摘要(Abstract):  到目前为止,美国中期选举尘埃落定:民主党守住了参议院,共和党小胜夺回了众议院,政坛格局未出现大变。由此可以预测,至少在今后两年,包括能源政策在内的美国内外政策基本上可以
  • 作者(Author):李全生,鞠金峰,许家林,曹志国,张凯,王晨煜,郭俊廷

    关键词(KeyWords):神东矿区,裂隙岩体,钻孔探测,自修复,绿色开采

    摘要(Abstract):针对采动裂隙岩体在煤层采后长期演变过程中易发生降渗自修复的客观现象,以神东补连塔煤矿12401工作面和大柳塔煤矿52306工作面为典型试验区,开展覆岩不同区域裂隙岩体自修复规律的工程探测与理论研究,揭示了采后覆岩导水裂隙长期自修复过程的演变规律。
  • 作者(Author):吴中海,张旭东,韩帅,史亚然,高扬,叶强,尼玛次仁

    摘要(Abstract):藏北高原非常薄弱的活动断层调查研究程度和不完整的历史地震资料等,限制了对高原内部活动构造变形特征、机制以及孕震构造环境等的深入认识。通过综合地质、遥感和地震等资料对阿里北部羌塘地块内部进行详细的活动断层解译,结合沿阿鲁错地堑系南段昆楚克错地堑西侧边界正断层新发现的晚第四纪断裂活动证据和最新同震地表破裂等,对该区的活动断层几何图像及运动学特征等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阿里北部的西羌塘块体内部在第四纪以发育近南北向正断层系统和由北西向与北东向走滑断层构成的共轭走滑断层系统为特征,第四纪和晚第四纪活动断层都呈现出了高密度、弥散分布的特点,并可归纳为3类基本的活动构造变形样式:共轭走滑断层及其伴生正断层作用、弥散式正断层作用和剪切裂谷式正断层作用,其中大部分正断层与走滑断层主要是作为相对独立的构造类型来共同调节区域内近东西向伸展变形的,这些特征指示藏北高原内部变形更符合“连续变形模式”而非“刚性块体挤出模式”。同时发现,沿昆楚克错地堑西缘主边界正断层发育的最新地表破裂总长度仅约400 m,最大垂直位移约0. 8 m,推测可能是1955年革吉县纳屋错东MW6. 5强震事件的结果。基于新的研究结果,推断阿鲁错地堑的第四纪正断层作用及相对频繁的历史强震活动,可能是孕育2016年阿鲁冰崩灾害的关键内动力条件,这警示需重视高原腹地活动断层作用与冰川失稳灾害之间的内在成因联系。
推荐专家
1
推荐企业
1
  • 安科兴业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