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 作者(Author):黄志刚,任战利,陈玉林,郑庆荣

    关键词(KeyWords):烃源岩,奥陶系,热演化,天环坳陷北段,鄂尔多斯盆地

    摘要(Abstract):为研究天环坳陷北段下古生界天然气成藏规律,利用探井资料和有机地球化学方法,评价了天环坳陷北段奥陶系烃源岩特征并恢复其成熟演化史。天环坳陷北段奥陶系乌拉力克组和克里摩里组烃源岩有机碳含量和生烃潜量相对较高,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以中等—好为主,少部分为差烃源岩;三道坎组和桌子山组烃源岩以差为主。干酪根组分鉴定表明,天环坳陷北段奥陶系烃源岩主要为Ⅱ1~Ⅰ型干酪根,热演化程度高,处于生干气阶段。成熟演化史模拟显示,古生代—中生代早期地温梯度低,地层埋藏浅,烃源岩成熟演化程度低。燕山期,由于构造热事件,地温梯度迅速升高,早白垩世烃源岩经历的最高温度超过200℃,达到生气高峰期,早白垩世是油气成藏的主要时期。早白垩世之后,鄂尔多斯盆地整体抬升,地温梯度减小,生烃作用停止。
  • 作者(Author):贾建亮,吴彦佳,杨帝,秦建义

    摘要(Abstract):在阜新盆地中北部西缘FY- 2井钻遇的下白垩统义县组首次发现火山成因古潜山油气藏,但其储层发育类型及油气成藏机制仍不明确。本文利用岩石学、地震识别、U- Pb定年、储层物性评价、生物标志化合物等手段,开展阜新盆地下白垩统义县组火山岩油气成藏机制研究。阜新盆地钻孔揭示的义县组岩石组合划分为火山碎屑岩(火山角砾岩- 凝灰岩)、火山熔岩(玄武安山岩- 玄武岩)、沉火山碎屑岩(凝灰质砂岩)3种类型,呈现出中酸性到中基性的多期次岩相序列演化,锆石U- Pb定年指示中酸性火山碎屑岩形成于124. 8 Ma;义县组火山成因古潜山在地震剖面上表现出杂乱反射特征,古潜山岩体厚度超过800 m。义县组发育的粗安质角砾岩为中等—较好的火山碎屑岩储层类型,含油厚度为7. 25 m,孔隙度为5. 36%,渗透率为0. 026×10-3 μm2,储层孔隙类型以岩屑内溶蚀孔为主。生物标志化合物的油- 源对比结果表明,义县组火山岩系原油与下白垩统九佛堂组下段湖泊相烃源岩具有相似的母质来源、水体盐度、降解程度及热成熟度,指示火山岩储层中油气来源于侧向接触的九佛堂组下段优质烃源岩。本文认为阜新盆地义县组火山成因古潜山油气成藏主要受风化淋滤作用改善火山岩储层物性、烃源岩- 断裂- 储层- 盖层良好的空间配置关系两个主要因素控制,建立了阜新盆地义县组火山成因古潜山油气成藏模式。
  • 作者(Author):范彩伟,黄志龙,邓广君,侯静娴,赵静

    摘要(Abstract):针对近海盆地低渗砂岩气藏含气量较低,物性下限不明显的难题,本文进行了莺歌海盆地LD10气田低渗砂岩储层流体可动性、天然气充注下限及充注过程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发育3种类型储层,分别为:① 强溶蚀- 大孔粗喉可动型Ⅰ类储层,质量最好,大孔喉为优势运移通道;② 弱溶蚀- 中孔细喉部分可动型Ⅱ类储层,较高动力下储层可动流体占比高;③ 致密- 微孔管束喉道束缚型Ⅲ类储层,发育极少大孔喉,含气饱和度差异较大。大孔喉分布、储层物性是控制低渗储层流体可动性的主要因素。综合考虑储层流体可动性的微观与宏观因素,认为LD10气田低渗砂岩储层气体可动性的孔喉半径下限为0. 1 μm,渗透率下限为0. 125×10-3 μm2,Ⅲ类储层致密,可作为遮挡层。天然气充注动力较低或充注初期,Ⅰ类储层为气藏聚集的有利区;当天然气充注动力充足时,Ⅰ类储层既是优势运移通道,也是气藏的优势聚集区,Ⅱ类储层为有效储层。研究成果对低渗砂岩储层有效性的判别和气藏有利区的预测具有借鉴意义。
  • 作者(Author):徐银波,李锋 ,张家强 ,毕彩芹 ,孙平昌 ,单衍胜 ,王婷

    关键词(KeyWords):古环境,芦草沟组,有机质富集,油页岩,三塘湖盆地

    摘要(Abstract):为了研究三塘湖盆地石头梅地区二叠系芦草沟组有机质富集特征,通过对岩芯详细观察和泥岩系统取样,开展了有机碳、岩石热解、主量元素、微量元素测试分析。结果表明,三塘湖盆地石头梅地区芦草沟组泥岩有机质丰度较大, TOC含量最高124%,最大生烃潜量9441 mg/g,有机质类型以I型和II型为主。有机质成熟度较低,为未熟—低成熟。研究区芦草沟组沉积时期初始古生产力中等,气温较高,水体深度较大,为半深湖—深湖环境,水体主要为停滞水体环境,缺氧还原条件,水体盐度较高,以咸水条件为主。根据地球化学参数,研究区芦草沟组自下而上可以划分出3个层段,对比3个层段中古环境的变化特征,发现同为低水动力深水缺氧还原条件下,适宜的温暖气候条件和适宜的半咸水—咸水盐度条件,以及高初始古生产力有利于有机质富集,从而形成油页岩,同时优选B3层段为油页岩最有利发育层段。
  • 作者(Author):陈留勤,郭福生 ,邵崇建 ,楼法生,李斌, 黎广荣 ,郄海满 ,吴知勇 ,姜勇彪 ,刘富军

    摘要(Abstract):江西省的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30余个白垩纪红层盆地中,总共有228处,数量位居全国之首,以鹰潭市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的丹霞地貌最为典型和知名。根据形态特征,将江西省的丹霞地貌划分为山峰、陡崖、崩积体、峡谷、洞穴及其他微地貌等六大类。燕山构造旋回晚期(主要是白垩纪),在地壳伸展拉张的构造背景下,江西省形成了一系列北东走向的陆相断陷盆地,从盆地边缘到中心依次沉积红色冲 洪积扇相砾岩、河湖相砂岩和泥岩,在信江盆地的中部还发育沙漠相风成砂岩。红层岩相是丹霞地貌演变的基本物质基础,对丹霞地貌的分布具有重要影响。在喜马拉雅构造旋回中,这些红层被构造抬升、切割,随后在风化、流水侵蚀及崩塌等外动力地质作用下形成了红色陡崖坡及一系列侵蚀地貌,即丹霞地貌。以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核心景区仙水岩为例,用面积高程积分方法对江西省丹霞地貌的演化阶段及其主控因素进行了分析。仙水岩景区地层出露一致,丹霞地貌整体处于老年早期的残丘阶段,地貌侵蚀程度较强;由于水系溯源侵蚀,景区内不同部位地貌的演化阶段、类型及面积高程积分值(HI值)不尽相同。本文对江西省丹霞地貌基本特征及控制因素的分析和总结研究将加深对各类丹霞地貌成因的理解,推动丹霞地貌国际化进程,也为其他湿润气候区丹霞地貌地质遗迹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 作者(Author):刘艳鹏 ,朱立新,马生明 ,段吉琳 ,弓秋丽

    摘要(Abstract):地球化学数据是应用地球化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学勘查工作的基础成果。勘查地球化学数据基本上以元素的质量百分浓度 (简称浓度)的形式表达,是典型的成分数据。其表达的是“组分/总体”相对质量贡献信息,而不是绝对的质量变化信息。浓度数据分布在单纯形空间,而不是整个欧式空间。对成分数据进行处理之前,进行适当的对数比值转换处理可以提高其信息表达。本文以安徽省兆吉口铅锌矿床土壤中Pb数据为示范案例,通过对数比值转换方法优化浓度数据的结构以提高相对信息的表达,并利用无监督学习K- means聚类方法根据对数比值转换数据分布空间质心的距离识别背景和异常信息,最后对K- means聚类方法识别的背景和异常与迭代2倍标准差法和浓度- 面积分形分析法进行比较以衡量其表现。结果表明:浓度数据表达的是相对质量信息,而不是绝对质量关系,不同样品间不能通过比较浓度高低推断出质量的多寡关系。对数比值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浓度数据的结构和信息表达,K- means方法能够准确识别对数比值转换数据的背景和异常信息,其效果类似浓度- 面积分形分析方法,比迭代2倍标准差法好。
  • 作者(Author):葛世荣,胡而已,李允旺

    关键词(KeyWords):煤矿机器人,技术体系,关键技术,研发进展,发展趋势

    摘要(Abstract):  煤矿智能化是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煤矿机器人研发应用推动煤矿智能化迈向高水平,同时智能化的全面建设和发展又给机器人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工业应用场
  • 作者(Author):杨连超,张闯,王瑞乾,张艺伟,谭文君,刘连庆

    关键词(KeyWords):类生命机器人,生物混合机器人,生物驱动器,细胞驱动,肌肉驱动

    摘要(Abstract):类生命机器人是一种由生命系统与机电系统在分子、细胞、组织尺度有机融合而成的新型机器人,具有能量转换效率高、续航时间长、小型化等潜在优点,可为突破传统机器人在驱动、感知、智能等方面所面临的瓶颈提供新的思路。本文围绕类生命机器人的研究现状,首先根据不同的生命材料(如心肌细胞、骨骼肌细胞、神经-肌肉、昆虫肌肉组织、微生物)对现有类生命机器人进行了系统性的归类与介绍。然后,对类生命机器人常用的非生命材料(如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水凝胶)、控制方法(如电控制、光控制、化学控制、磁控制)及其应用场景(如微型机器人、芯片实验室、生物医学)进行了详细的讨论。最后,对类生命机器人研究所面临的潜在挑战与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 作者(Author):程惠红,赵倩

    摘要(Abstract):介绍了 2022 年度大地测量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的申请、评审和资助等情况,按申请项目 的研究方向和依托单位进行了统计分析。大地测量学的项目申请和资助数呈现稳定增加的良好态势,有较 强的学科发展趋势,人才类项目和重大科研仪器项目有所突破。通过对项目的关键词统计分析,大地测量 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提升,卫星大地测量已成为学科主导。
  • 摘要(Abstract):数字化时代的来临,使得制造业企业从服务化转型迈向了服务化升级。本文结合现阶段国内制造业企业服务创新实践,重点剖析了驱动制造业服务化升级的技术与客户因素,并对服务化升级与数字化转型、生态系统建设以及公司创业战略间的关系予以深入解读,既对大型制造业企业服务化升级举措进行深度还原,也为即将驰骋于数字化时代下的其他制造业企业提供理论借鉴。
推荐专家
1
推荐企业
1
  • 华洋通信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