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低能耗CO2捕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
- 专家简介:陆诗建,博士,中国矿业大学碳中和研究院教授,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全国循环经济工程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全国碳排放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CUS标准化工作组成员,中国能源学会碳中和专委会秘书长。主要从事CO2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研究与成果转化工作。主持国家重点研发国际合作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题2项,主持省部级与企业攻关课题20余项,负责10余项...
- 2025-02-20
了解更多>>
-
- 矿用高压断路器故障诊断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 介绍了矿用高压断路器机械故障诊断技术的基本情况,按照故障诊断的基本流程,从断路器状态特征信号、信号预处理、特征提取及降维筛选和故障诊断方法等4个环节综述了高压断路器机械故障诊断技术的目前的研究现状和主要不足。针对目前单一信号的局限性、发生复合故障、建立诊断模型工作量巨大和未考虑数据不平衡及故障数据未标记等问题,对高压断路器故障诊断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2025-02-20
了解更多>>
-
- 采煤工作面刮板输送机智能控制系统研究
- 刮板输送机是煤矿井工开采煤炭运输的核心设备,其智能化水平直接影响工作面智能化程度。分析指出目前刮板输送机智能化技术仍存在工况感知数据治理不到位、数据交互及多机协同控制缺乏顶层管控、设备维护与保养不到位、智能化技术应用不足等问题。基于矿鸿操作系统统一系统架构、统一标准与协议等优势,开发了采煤工作面刮板输送机智能控制系统,介绍了系统架构,重点阐述了该系统中刮板输送机工况感知和自适应控制这2项关键技术:...
- 2025-02-20
了解更多>>
-
- 深部煤层气勘探开发关键实验技术及发展方向
- 目的深部煤层气开发具有见气快、单井产量高、资源分布连续稳定等优势,成为天然气增储上产的重要方向,但其勘探开发技术仍面临诸多难题,深部煤层气地质储层特征与工程评价、气水赋存特征与开发机理、生产制度制定和提高采收率方法等方面的关键实验技术研究薄弱。进展总结针对深部煤层和煤层气特点,提出了深部煤层在大尺寸煤样采集、高温高压高应力原位条件、亚纳米−纳米级微孔高精度表征与解吸、含气量准确测定4大方面的挑战,...
- 2025-02-20
了解更多>>
-
- 煤中吸附态与游离态甲烷的串联扩散特征及理论表征
- 厘清煤中孔隙结构对甲烷吸附以及扩散的内在联系是定量评价甲烷解吸量和解吸速度的基础。运用低压氮气和低压二氧化碳吸附法对煤中多尺度孔隙进行了定量表征,获得吸附态和游离态甲烷的赋存场所和运移通道分别为0.38~1.5 nm的填充孔和1.5~100 nm的扩散孔,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填充孔吸附态扩散和扩散孔游离态扩散的双孔串联扩散模型,并通过对甲烷解吸实验数据的拟合获得了甲烷扩散参数和孔隙结构参数。结果表明:...
- 2025-02-20
了解更多>>
-
- 聚苯胺改性活性氮化硼对Cr(Ⅵ)和Cu2+吸附特性研究
- 废水中的重金属污染对地表水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为开发一种高效、稳定的吸附材料去除工业废水中的Cr(Ⅵ)和Cu2+,本研究采用质量浓度为5%的聚苯胺对活性氮化硼进行改性,通过原位化学氧化法合成一种新的聚苯胺改性活性氮化硼复合材料(a-BN@5%Pani)。利用扫描电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N2吸附脱附(BET)、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方法表征了a-BN@5%Pani吸附前后...
- 2025-02-20
了解更多>>
-
- CO2粉煤灰矿化充填材料的制备及其在采空区滞后充填开采中的应用研究
- 杭来湾煤矿结合实际,巧妙利用当地电厂的粉煤灰资源,成功研制出CO2粉煤灰矿化充填材料(CFBF)。通过对CFBF充填材料性质进行分析,结合其在采空区滞后充填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为常温常压条件下制备常规低钙粉煤灰CO2矿化充填材料提供了思路和方法,也为采空区滞后充填开采提供了新的参考方案,推动煤矿充填开采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优化。
- 2025-02-20
了解更多>>
-
- 光明网、人民网、国资委网站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煤科人永在前行
- 近日,人民网、光明网、国资委网站、学习强国等多家媒体刊发了中国煤科开采研究院《追光》宣传片,以下是媒体报道内容。煤矿巷道是煤矿工人生产作业的“生命通道”,相比采煤工作
- 2025-02-19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