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 《洁净煤技术》精品专题丨“氢能前沿与挑战性技术”专题
    氢能作为未来能源革命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能源转型中扮演重要角色。随着全球对减少温 室气体排放和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共识不断加深,氢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我国“十四五”规划将 氢能发展列为长期发展战略,旨在通过推进氢能产业的创新与规模化发展,提高氢能产业的技术 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构建清洁、高效的氢能产业体系。《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强调了 我国加速发展制氢、储氢、用氢等产业链技术装备及关键技术研发、...
    2025-01-16
    了解更多>>
  • 【煤科大讲堂】---井下音视频分析技术及机器巡检应用-重庆研究院罗明华
    罗明华,研究员,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测控分院副总工程师兼自动化所长,国家科技部、四川省科技厅入库专家,煤矿事故调查组专家。主持或参与国家、省部、企业科研项目33项;获省部级、集团公司科技奖励6项,发表科技论文14篇、授权发明专利10项、取得软件著作权17项。主持研发了50多种煤矿自动化产品,形成主煤流运输、主排水、视频、电力、风机、压风机、选煤厂、机车、设备管理、巡检机器人、管控平台等10种智能...
    2025-01-16
    了解更多>>
  • 基于钻孔多参数测井的煤层顶底板岩性及厚度识别
    背景在煤层开采过程中,有效的地层特征探测方法对于井下工作开展至关重要,精确掌握煤层及其顶底板围岩的地层特征信息,有助于煤层瓦斯治理,保障矿井安全高效生产。方法采用底抽巷穿层钻孔进行多参数测井,重点分析了低位上行钻孔轨迹信息与自然伽马、自然电位和电阻率等参数的变化特性;通过综合对比多个钻孔的轨迹数据钻孔视频成像和测井结果,详细描述了工作面煤层及周围岩层的分布特征,并准确界定了各岩石类型及其真厚度;基...
    2025-01-16
    了解更多>>
  • 有限实测风量下矿井风网校准的二次规划模型
    针对使用网络解算方法来校准矿井通风网络时需要人工反复调整风阻、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度不高的问题,建立了基于最优化理论的矿井通风网络校准模型。该模型是一个二次规划问题,它以初始风阻的修正量为决策变量,以对初始风阻的修正量最小为目标函数,以回路风压平衡方程为等式约束条件,以井巷风阻的下限值为不等式约束条件。基于最优化理论中的KKT条件分析了模型解的存在性,开发了相应的程序并在一个含有35条分支的算例...
    2025-01-16
    了解更多>>
  • 壳聚糖联合EICP对露天矿排土场边坡抗侵蚀性影响机制
    我国露天煤矿多处于季节性降雨明显和土层瘠薄的北方生态脆弱区,生态本底脆弱且土壤侵蚀严重。为了改善区内大型露天矿规模化开发引起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加剧的突出问题,提出采用壳聚糖联合脲酶诱导碳酸钙沉淀技术(EICP)对露天矿排土场边坡进行抗侵蚀改性。本研究通过不同温度与掺量下的EICP溶液试验,确定最优矿化反应参数,制备对照组、EICP和壳聚糖靶向诱导EICP三组边坡试样,通过边坡抗侵蚀相似模型装置分析...
    2025-01-16
    了解更多>>
  • 深部圆形巷道冲击破坏特征试验研究
    为研究深部圆形巷道在扰动荷载条件下的冲击破坏特征,基于自主研发的冲击地压多功能物理模拟试验系统,针对大尺度类岩石材料开展圆形巷道冲击破坏试验,模拟地下800 m巷道受到开采扰动时的冲击破坏过程,分析了深部圆形巷道发生冲击破坏的应力应变、爆坑、声发射和红外辐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深部圆形巷道冲击破坏过程分为平静期、颗粒弹射期、块状剥落期、全面破坏期4个阶段;巷道破坏后两侧均形成“V”形爆坑,右侧爆坑...
    2025-01-16
    了解更多>>
  • 掘进临时支护支架设计及静载特性分析
    针对传统巷道支护方式施工效率低,进而限制巷道掘进效率的问题,设计了新型支护支架。通过SolidWorks建立三维装配体模型,并通过ANSYSWorkbench软件运用内加载与中间外加载这两种加载方式对该支架进行了静载特性分析。结果表明,中间外加载情况下支架变形是内加载的10.27倍,应力、应变分别为内加载的2.14、2.13倍;内加载情况下支架变形主要集中在掩护架和平衡千斤顶的铰接点附近,而中间外...
    2025-01-16
    了解更多>>
  • 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眼动样本生成及识别
    目的目的生成式和传统人工智能模型是信息时代的关键工具。在这些技术的助力下,眼动过程的样本生成与识别显得尤为关键,它已成为深入研究认知机制的重要手段。为了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眼动技术领域的应用发展,解决眼动样本生成及因网络深度增加而导致的不透明性和不可解释性问题,并深入挖掘与幼儿语言发展相关的眼动数据,方法方法采集4~6岁幼儿理解不同焦点结构的眼动数据,采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变分自编码器(vari...
    2025-01-16
    了解更多>>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