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洁净煤技术》“新疆大学建校100周年校庆”特刊
- 专题来自于《洁净煤技术》2024年06期,共18篇研究成果。
- 2025-01-12
了解更多>>
-
- 煤矿井下矸石就地智能分选充填技术研究
- 2025-01-12
了解更多>>
-
- 考虑顶板断裂动载作用的采场底板破坏深度研究
- 目的准确评估采场底板破坏深度对于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至关重要。传统理论模型计算时往往仅考虑采场支承压力和承压水压的静载作用,导致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偏差。因此,综合考虑深部底板破坏的多力源耦合作用,构建更加贴近实际的计算模型可为深部煤层底板水害的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明确顶板来压期间采场底板承受载荷的基础上,基于弹性动力学理论构建了动静载联合作用下的采场底板力学响应计算模型,得到了动载应...
- 2025-01-12
了解更多>>
-
- 表面活性介质对中阶煤甲烷吸附关键官能团的影响研究
- 为了研究表面活性剂对中阶煤表面关键官能团的影响,选取12种表面活性剂对原煤进行处理,采用红外光谱仪对煤样表面微化学结构进行测定;运用红外半定量参数法计算成熟度、脂肪链长、芳香度、缩合度4个结构参数;根据煤样化学结构参数的变化研究表面活性剂对煤吸附甲烷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未改变煤的结构,却对煤中的吸收峰强度和官能团比例产生了影响;经过表面活性剂的处理,煤样的成熟度降低、脂肪链变短、芳香度...
- 2025-01-12
了解更多>>
-
- 非均布载荷条件下端帮开采支撑煤柱参数设计方法
- 应用端帮采煤机开采工艺回收端帮滞留煤资源过程中,合理地设计支撑煤柱参数,是端帮开采安全、高效进行的前提。基于尖点突变理论,确立了端帮开采支撑煤柱失稳充要条件;建立了采硐顶板-煤柱力学分析模型,基于弹性地基梁理论,研究了煤柱局部失稳后顶板应力、变形空间演化规律,提出了采硐顶板垮落失稳判据,以此作为非均布载荷条件下支撑煤柱失效判据;研究了不同煤柱留设宽度下顶板极限垮落距与煤柱失稳区段长度变化规律,提出...
- 2025-01-12
了解更多>>
-
- 基于激波管理论的突出冲击波超压预测模型及试验验证
- 突出过程中常伴随极强的动力效应,产生的突出冲击波会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甚至破坏风门等通风设施,进而扩大事故灾害范围。为了更贴近现场实际,根据现场实际突出事故现象,建立了煤与瓦斯突出动力学模型;基于激波管理论,阐释了巷道内突出冲击波形成机制,指出突出瞬间喷向巷道空间的高速瓦斯气流压缩空气形成突出冲击波,且突出瓦斯气流加速阶段释放的瓦斯膨胀能决定突出冲击波的强度;建立了基于突出孔洞瓦斯压力、突出口直径...
- 2025-01-12
了解更多>>
-
- 关闭矿井采空区水害综合探查与治理技术
- 为了有效避免关闭矿井采空区水害的发生,采取物探结合钻探的方法对采空区积水进行探查,并采用了井上下综合治理措施。根据地震波在采空区的异常,利用三维地震圈定了采空区的位置和范围。基于采空区与围岩电阻率存在较大差异,采用瞬变电磁法确定了低阻异常区,进一步对采空区进行了探查。通过地面钻孔对三维地震和瞬变电磁法圈定的采空区进行了验证,同时利用揭露采空区的钻孔采取可控源充电法探查采空区,采用了不同频率的电位差...
- 2025-01-12
了解更多>>
-
- 小净距多线隧道掘进方案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 目的目的小净距多线隧道在轨道交通工程中应用广泛,但由于施工步骤繁多且掘进过程中影响因素较多,需设计合理的小净距多线隧道并行掘进方案。方法方法采用2种不同开挖顺序的并行掘进方案,通过建立三维有限元数值仿真模型,比较2种方案的隧道围岩应力与位移发展规律,分析现场监测数据,对比模型的准确性,确定掘进方案的可行性。结果结果结果表明,开挖顺序对围岩间相互作用影响明显,中隧应力和变形受影响最大。中隧先挖法可以...
- 2025-01-12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