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 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 | 大科学装置系列
    地球为何频繁出现极端天气?我们能否全面地解读地球并及时预警?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寰”的出现使地球科学研究成为一门“可实验”的科学。本集介绍片走近“寰”装置,主要科普装置基本信息、先进性以及在应对全球变暖、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意义。
    2024-12-24
    了解更多>>
  • 基于MRU-Net++的极薄煤层综采面煤岩界面图像识别
    煤岩识别是极薄煤层综采工作面实现智能化开采的核心技术之一。针对极薄煤层开采时煤岩分界线自然裸露在外的特殊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MRU-Net++网络的极薄煤层煤岩图像识别方法。该网络以U-Net++为基础,通过“剪枝”技术对U-Net++结构进行优化,在U-Net++网络性能损失最小的同时减少其复杂度,以提高运算速度;采用MobileNetV2轻量化网络,构建一个基于MobileNetV2的核心骨干...
    2024-12-24
    了解更多>>
  •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研究现状与展望
    背景全球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加剧了地下水资源危机和水污染问题,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成为污染防治与修复的关键基础。进展系统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理论的发展及其体系的建立。基于“源−路径−受体”的评价体系,归纳污染源荷载风险评价、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和污染危害评价3个部分的不同研究方法。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已从最初的单一维度定性评估,发展为注重污染机理和后果的定量过程模型,并融合水文地球物...
    2024-12-24
    了解更多>>
  • 基于颗粒示踪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煤燃烧残碳量预测
    锅炉燃烧残碳量是反映锅炉燃烧效率的重要指标,预测其数值对锅炉运行调整及设计有着重要意义。依据试验测量的煤颗粒在炉内的运动路径及停留时间开展炉膛出口含碳量预测计算,探究停留时间、炉膛温度、煤种、过量空气系数对煤颗粒残碳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停留时间越长的煤颗粒残碳量越低;床温从800℃升高到900℃,残碳量降低约40%~50%;过量空气系数从1.05增大到1.3,残碳量降低10%~30%;煤种的特性是...
    2024-12-24
    了解更多>>
  • 切顶无煤柱复用留巷顶板变形及控制研究
    为研究“110”工法留巷复用阶段巷道顶板变形规律并确定合理的巷道支护载荷,解决留巷复用的安全隐患,以韩家湾煤矿214202工作面回风巷为研究背景,建立了留巷复用时的切顶短臂梁力学结构模型,并采用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对留巷受二次开采扰动时巷道超前段顶板变形规律及采动影响分区展开了研究。研究表明:回风巷复用期间,超前影响区内巷道所需顶板支护强度为12 152.98 kN;基于理论计算提出的...
    2024-12-24
    了解更多>>
  • 深埋厚顶板工作面采场应力演化规律及区域水力压裂卸压技术研究
    针对深埋厚砂岩顶板赋存条件下工作面回采过程中采场应力高、两巷变形量大、顶板断裂能量大等强矿压显现问题,采用FLAC数值模拟了130207深埋高应力采场应力演化规律和采场位移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工作面推进至一次见方和二次见方时,会出现高应力集中,集中系数最高可达2.5~4.0;二次见方期间回风巷帮部水平位移可达390mm,底鼓量可达413mm。为确保工作面安全回采,制定了区域水力压裂卸压方案,依据关...
    2024-12-24
    了解更多>>
  • CO2加氢制甲醇铜基催化剂研究进展
    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的增加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减少和降低大气中CO2的浓度迫在眉睫。其中,借助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获得的绿色低成本氢气,将CO2加氢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甲醇,将有助于减少CO2排放,助推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铜基催化剂因其具有良好的活性和甲醇选择性,一直是CO2加氢制甲醇催化领域的研究重点。本工作综述了近年来CO2加氢制甲醇铜基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2024-12-24
    了解更多>>
  • 2024年度大事之十四丨中国煤科2024年科技创新10大成果
    编者按奋进强企路,阔步新征程。2024年,中国煤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国资委决策部署
    2024-12-23
    了解更多>>
今日专家
亮点论文

一研究背景 传统的机械故障诊断方法十分依赖信号处理和专家经验,很难自主挖掘海量数据中的有效信息。本文将深度学习算法应用到矿井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中,基于...

今日企业
  • 尤洛卡精准信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煤矿顶板灾害防治设备的龙...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