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 基于Unity3D的工作面液压支架群组空间支护姿态数字孪生重构方法
    煤炭是我国的关键能源,保障煤炭资源安全高效开采对我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我国煤炭资源以井工开采为主,生产环境较恶劣且工人劳动强度大,智能化开采因其减人提效理念内涵成为我国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液压支架是井工开采关键支护装备,其支护性能同时受本体支护姿态及群组关联姿态影响。受井下复杂开采条件影响,液压支架支护姿态信息获取困难,因此如何智能精准地感知液压支架群组空间支护姿态是制约智能化建设的重大难题之一。为精准描述工作面液压支架群组空间支护姿态,首先分析了液压支架群组空间连接关系,建立了基于多杆双驱的液压支架自姿态感知模型和基于空间多线协同定姿的架群姿态感知模型,分析了不同求解策略对自姿态模型解算性能影响。随后借助三维互动平台Unity3D搭建了工作面液压支架群组数字孪生环境,开发了基于工作面真实场景数据驱动的可视化系统。最后,依托山东某矿对所述方法开展了工程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液压支架群组空间支护姿态孪生重构方法能精确映射实际液压支架群组真实空间支护位态,解决了液压支架支护本体支护姿态信息易受现场振动干扰和支架群组关联姿态信息缺失难题。论文所提方法为工作面多智能体运行行为全场景虚拟再现及工作面智能化建设提供思路借鉴。
    2024-12-16
    了解更多>>
  • 黄土高原露天煤矿复垦土壤−植被系统恢复力及协同/权衡关系
    土壤−植被互作互馈推动受损矿山生态系统修复趋向良性循环,但目前对露天煤矿区植被恢复与土壤功能之间关联和互馈机制认识尚浅,限制了矿区植被恢复策略的科学制定。选取黄土高原黑岱沟露天煤矿4个不同时序排土场复垦区,利用野外调查、高通量测序和恢复力评估模型等方法,构建草地、灌木、针叶林、阔叶林和混交林等5类系统恢复力评估模型来探索生态恢复下土壤−植被系统功能之间权衡/协同关系。结果表明:① 与未复垦裸地相比,复垦8~30 a土壤各项指标恢复介于30%~80%,植被各项指标恢复介于20%~75%;② 第15 a时草地和灌木土壤养分保育和生态碳汇的功能恢复速率达峰值,针叶林、阔叶林和混交林则第25 a时达峰值。土壤系统恢复水平为混交林>草地>针叶林>阔叶林>灌木,植被系统恢复水平为混交林>阔叶林>针叶林>草地>灌木。③ 草地、灌木和阔叶林与其土壤系统功能恢复力以权衡关系为主,针叶林和混交林则以协同关系为主。黄土高原露天煤矿区植被恢复显著改善了复垦土壤物理、化学、生物性状和群落特征,复垦年限对土壤−植被系统功能恢复水平和速率有着显著地影响。随复垦年限延长,各功能恢复力之间呈现此消彼长的权衡关系。研究揭示了复垦土壤−植被系统恢复力具有强时序性,为黄土高原露天矿区生态恢复过程中适时调配植被建群策略,促进土壤−植物系统功能协同发展,科学制定和优化生态修复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2024-12-16
    了解更多>>
  • 煤基活性炭黏结剂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而煤基活性炭应用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工业和日常生活中对煤基活性炭的需求日益增加。其中,煤基成型活性炭在生产过程中需添加黏结剂,其对活性炭的性能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工业上主要以煤焦油为黏结剂生产柱状成型活性炭,由于煤焦油存在环保、安全、成本等问题,目前对于开发新型黏结剂用于成型活性炭制备已进行大量研究。阐述煤基活性炭黏结剂的作用机理,综述近年来煤基活性炭黏结剂在有机黏结剂(如酚醛树脂、黏结性纤维素、聚乙烯醇及其衍生物、淀粉、腐殖酸及其钠盐等)、无机黏结剂(如硅酸盐、铝酸盐、硫酸盐、磷酸盐、氯化物、石灰、膨润土、皂土、水玻璃等)、复合黏结剂(如有机—无机、无机—无机、有机—有机)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归纳煤基活性炭黏结剂的主要特点,包括黏结能力、成型性能、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环境友好性、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经济性、易于处理与回收、兼容性及可调节性等。最后对煤基成型活性炭黏结剂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未来需重点关注环保型黏结剂的开发、多功能黏结剂的研究、资源的综合利用、黏结剂性能的优化、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环保法规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与跨学科合作等方向。煤基活性炭黏结剂将朝着环保、高效、多功能和资源综合利用的方向发展,同时也需要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和科技进步的共同推动。煤基活性炭黏结剂作为1种新材料,将会对促进活性炭产业的发展、提高环保与能源效率、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推动相关法规与标准的建立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2024-12-16
    了解更多>>
  • 寒区长距离带式输送机防冻除尘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2024-12-16
    了解更多>>
  • 知网双语出版|《煤田地质与勘探》2024年1—9期
    编者按为更好地传播学术理论和技术,让学术亮点“走出去”与世界学者同交流,从而提升广大学者科研成果的国际影响力,《煤田地质与勘探》作为地质学科学术交流和成果发布的重要载
    2024-12-14
    了解更多>>
  • 《煤田地质与勘探》三秦期刊联合征稿|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实施五周年 专刊
    征稿邀请函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实施五周年 专刊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将黄河
    2024-12-14
    了解更多>>
  • 保水采煤创新团队入选《煤炭学报》创刊60周年突出贡献团队
    2024年12月8-9日,中国煤炭学会在成都召开2024年度学术年会,会上,表彰了《煤炭学报》创刊60周年突出贡献团队。中国矿业大学范立民教授领衔的保水采煤创新团队入选。据悉,本次《
    2024-12-14
    了解更多>>
  • 征稿 |《煤炭科学技术》2025年“煤炭行业卓越工程师”专栏
    2025年“煤炭行业卓越工程师”专栏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
    2024-12-13
    了解更多>>
今日专家
亮点论文

创新点相比于以往的研究 , 本文可能的边际贡献在于 :第一 , 研究视角方面 , 与以往仅仅以碳排放量或碳排放强度为研究对象的研究不同 , 本文以城市碳排放效率为研...

今日企业
  • 尤洛卡精准信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煤矿顶板灾害防治设备的龙...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