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1日,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南露天煤矿全标段无人驾驶项目正式复工复产。面对冬季零下30摄氏度的极端环境,南露天煤矿凭借多年技术积淀,通过强化无人驾驶矿卡“抗寒体质”、优化通信网络、动态调整生产策略等系列举措,为极寒季矿山高效生产交出硬核答卷。
作为我国首个自主开发建设的大型露天煤矿,南露天煤矿的复工复产始终以“技术先行”筑牢安全防线。春节假期结束后,工程项目管理部组织技术团队对45台无人驾驶矿卡展开全方位“体检”——从电池保温系统、传感器抗冻性能到液压驱动装置,逐项排查低温运行隐患,并对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感知设备进行精度校准,确保设备在冰雪路面下的路径规划与避障响应能力。与此同时,矿区启动5G通信网络升级工程,针对冬季极寒导致的基站信号衰减问题,对矿坑作业区的5G基站进行科学移设,实现矿卡编队作业区域网络全覆盖,为“车—路—云”协同控制架设起“高速神经”。
技术赋能让“抗寒体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效能突破。通过改进电池智能温控模块,矿卡低温冷启动时间从15分钟缩短至9分钟,启动效率提升40%,彻底告别极寒“趴窝”现象;动态调整的土方剥离运输方案则依托AI算法,实时匹配冰雪路况与车辆状态。
这一系列抗寒技术组合拳的成效在复工首周集中显现:45台无人矿卡实现“零故障”连续作业,设备综合利用率达95%,运输效率较技术升级前提升28%,为露天煤矿极寒季生产树立了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