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7期“低渗煤层无水化增透前沿技术与实践”专题
煤炭作为我国基础能源和工业原料,长期以来的稳定供应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了强有力保障。在能源结构调整和 “双碳”目标下,必须充分释放煤炭的先进生产潜力完成煤炭保供。但我国有超过50%的煤层属于低渗煤层,这导致了大多数矿井瓦斯治理周期要达到6个月到2年,甚至有些长达10年。这种长周期的瓦斯治理严重限制了煤炭的安全高效开采。紧迫形势下,我们必须加快解决这一难题,以确保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为激发无水化增透技术的原始创新,进一步推动无水化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突破煤层瓦斯高效抽采技术瓶颈,《煤炭学报》编辑部特邀河南理工大学魏建平教授、中国矿业大学翟成教授、山东科技大学王刚教授、河南理工大学刘勇教授作为客座主编,共同组织策划“低渗煤层无水化增透前沿技术与实践”专题,专题拟于2025年第7期(正刊)刊出。
(1)煤层无水化卸压增透的新技术及新方法;
(2)煤层无水化卸压增透技术装备进展;
(3)卸压煤层多场演化规律和增透基础理论;
(4)瓦斯智能抽采与监测;
(5)瓦斯高效封孔材料、技术与装备;
(6)松软煤层长钻孔定向钻进理论与技术;
(7)煤岩体非刀具无水高效破碎理论与技术。
文章格式请参考《煤炭学报》官网→投稿指南→下载中心→《煤炭学报》论文模板。
通过《煤炭学报》官网(http://www.mtxb.com.cn/)主页左侧“作者登录”进行投稿。投稿过程中请选择“低渗煤层无水化增透前沿技术与实践”专题栏目。
截稿日期:2025年2月25日
出版日期:2025年7月25日
专题文章正式录用后即可网络首发。
王晓珍:
13910382508 wangxz@chinacs.org.cn

魏建平,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理工大学安全学院院长,长期从事煤矿灾害防治领域研究,尤其在瓦斯灾害防治和煤层气开采等领域取得行业瞩目成果,创新性的构建了可压缩流体射流理论和技术体系。荣获“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荣誉称号。主持“97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课题1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80多篇(SCI、EI收录80多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0多项、国际PCT专利2项。

翟成,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学院院长,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煤矿瓦斯防治与利用研究所所长。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项目入选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等。主要从事矿井瓦斯灾害防治、煤层致裂增透高效抽采、页岩气开采和安全管理方面的科研与教学工作,并组建了一支高素质的研究团队。近年来在煤层脉动压裂瓦斯动力学、煤矿井下煤层造缝增透技术及装备、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瓦斯抽采设计优化及开发模式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先后主持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任务和1项江苏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等,并负责完成30余项企业委托项目,研究成果获201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2)。近年来发表SCI收录论文50余篇、EI 收录论文30余篇;已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5件、国际发明专利8项。

王刚,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科技大学矿山灾害预防控制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主要从事煤岩渗流工程及其防灾应用研究方面的科研工作,在低渗透煤层增透强化瓦斯抽采等领域取得的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深部低渗煤层“绿色-高效”增透的“理论-材料-技术-装备”一体化技术革新。荣获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全国高校矿业石油与安全工程领域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等荣誉称号。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等省部级及以上课题15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3项,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SCI、EI收录1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7项,国际发明专利4项。

刘勇,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理工大学安全学院副院长,长期从事射流理论与技术在煤矿瓦斯灾害防治中的应用研究。研发了预混合脉冲磨料水射流、磨料空气射流和冰粒空气射流等多种新型射流。荣获河南省杰出青年、河南省中原千人-青年拔尖人才、河南省高层次人才等荣誉称号。研究成果获省部级奖励10余项,发表论文80余篇,于《煤炭学报》发表论文21篇,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主持国家级项目4项、省部级重点项目4项,以第一完成人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4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