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石膏对煤灰熔融特性的影响机制

专家简介:李风海,博士,菏泽学院教授,河南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山东省化学工程与工艺一流学科负责人,菏泽市杰出人才、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Fuel、Energy等审稿人。主要研究煤与生物质共气化及灰化学。主持或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8项。在Energy等发表论文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2项。出版《煤灰熔融流动特性调控技术及应用》等专著4部。获山东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山东省自然科学学术创新奖、菏泽市科技进步奖等8次。

报告摘要:在气化条件下,对磷石膏(PG)对小龙潭煤和焦作煤灰熔融温度(AFT)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进行了探索。随着PG质量增加,小龙滩煤和焦作煤的AFT降低。满足气流床气化,PG在小龙潭煤和焦作煤的适宜配比分别为4.9%~8.9%和6.5%~9.0%。AFT的变化是由于碱/酸比(CaO+MgO+Na2O+K2O+Fe2O3+SO3)/(Al2O3+SiO2+P2O5)变化引起。随着PG的加入,相对低熔点钙长石的降低和高熔点矿物质(钙黄长石、硅酸三钙、硅酸磷酸钙和硅酸镁钙)的增加导致高钙小龙潭煤灰熔融温度的升高;高熔点莫来石的减少和钙长石的增加使高硅铝焦作煤的灰熔融温度降低。FactSage软件计算的混合灰组成在SiO2-Al2O3-CaO三元相图中的位置变化和全液相温度的变化解释了混合灰熔融温度随PG增加的变化。

特别声明: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传煤”微信公众号,或点击“期刊群”免费获取科研论文

 
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传煤”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煤炭行业新鲜资讯,享全方位煤炭科技知识信息服务。

来对平台产品吐槽CCAJ有关的所有问题您都可以咨询,全天在线,欢迎反馈

Baidu
map